




培唑帕尼(Pazopa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多种癌症。本文将详细介绍培唑帕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药物。
培唑帕尼被广泛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这种癌症是肾脏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常在晚期才被发现。培唑帕尼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其他相关受体,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除了肾细胞癌,培唑帕尼还被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晚期软组织肉瘤(STS)。软组织肉瘤是一类起源于肌肉、脂肪、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恶性肿瘤,培唑帕尼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缓肿瘤的生长速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培唑帕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 800mg(4片 200mg),不与食物一起服用,应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药物应整片吞服,避免压碎或咀嚼,以免影响吸收率和全身暴露。如果患者错过了一次剂量,且距离下一次剂量不足12小时,则不应再补服。
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根据肝功能的程度调整剂量。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总胆红素>1.5~3倍正常值上限和任何丙氨酸转氨酶值)应将剂量减少至200mg,每日一次。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总胆红素>3倍正常值上限和任何丙氨酸转氨酶值)不推荐使用培唑帕尼。同时,对于正在使用强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的患者,也需调整剂量。使用强CYP3A4抑制剂时,应将剂量减少至400mg;使用强CYP3A4诱导剂时,应避免使用培唑帕尼。
使用培唑帕尼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腹泻、毛发颜色改变、恶心、呕吐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初期出现,随着治疗的继续,部分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减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会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虽然罕见,但培唑帕尼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毒性、QT间期延长等。肝毒性表现为转氨酶(ALT、AST)和胆红素升高,尤其是在治疗早期。QT间期延长可能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在使用培唑帕尼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由于培唑帕尼可能引起肝毒性,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基线肝功能检查,并在治疗的第3、5、7、9周以及第3个月和第4个月进行定期监测。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直至肝功能恢复正常。
培唑帕尼可能会导致QT间期延长,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患者在使用培唑帕尼期间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特别是在开始治疗时和剂量调整后。如果有任何心脏不适的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
避免同时使用胃酸减少剂,如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H2受体拮抗剂。如果必须使用,建议选择短效抗酸剂,并与培唑帕尼间隔几小时给药,以减少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在使用培唑帕尼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高脂、高盐和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习惯可能会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
培唑帕尼应储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高温和潮湿。药物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避免与空气接触。建议将药物存放在室温20℃至25℃之间,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温度下,以防药物变质。
培唑帕尼与多种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强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患者在使用培唑帕尼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同时,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评估潜在的相互作用风险。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培唑帕尼,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培唑帕尼的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复查,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