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妥珠单抗(Mylotarg),又称为麦罗塔,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药物。它通过结合CD33阳性细胞表面受体,将毒素传递至癌细胞内部,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然而,该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将详细介绍吉妥珠单抗的副作用及其常见注意事项。
在使用吉妥珠单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常见副作用。这些副作用虽然通常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但仍需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1. 出血:可能表现为鼻衄、牙龈出血或皮肤瘀斑。
2. 感染: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患者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3. 发热:这是机体对药物的一种常见反应,通常伴随感染风险增加。
4. 恶心和呕吐:胃肠道不适是许多化疗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5. 便秘: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可能导致便秘。
6. 头痛: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或头晕。
7. 肝功能异常:包括AST和ALT水平升高。
8. 皮疹和粘膜炎:皮肤和黏膜可能出现炎症或红肿。
9. 食欲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
除了上述常见副作用外,吉妥珠单抗还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特别关注:
1. **肝毒性**:包括静脉闭塞性肝病(VOD),这是一种严重的肝损伤,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每次给药前应评估ALT、AST、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并密切监测VOD的体征和症状,如肝肿大、体重迅速增加和腹水。
2. **输液相关反应**:输注吉妥珠单抗期间或输注后24小时内,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低血压、心动过速、缺氧和呼吸衰竭等反应。在输注前应预先用药,并在输注期间和输注结束后至少1小时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3. **出血**:严重出血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处理。
4. **QT间期延长**:心脏电生理活动异常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5. **胚胎-胎儿毒性**:孕妇使用吉妥珠单抗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
为了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和影响,患者应遵循以下措施:
1. **定期监测**: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肺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2. **及时就医**: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应立即就医,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正确存储吉妥珠单抗是保证其疗效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药物,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可能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储存时应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频繁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此外,药物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患者在使用吉妥珠单抗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用法用量,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具体的用法用量如下:
1. **新诊断的CD3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联合方案)**:
- 成人患者:推荐剂量为3mg/㎡,在第1、4和7天与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联合使用。对于需要第二个诱导周期的患者,不建议在第二个诱导周期使用吉妥珠单抗。
- 儿童患者:1个月及以上儿童患者的推荐剂量为:体表面积(BSA)大于等于0.6㎡的患者使用3mg/㎡;体表面积(BSA)小于0.6㎡的患者使用0.1mg/kg。在第二个诱导周期中不给予吉妥珠单抗。
2. **新诊断的CD3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单药方案)**:
- 成人患者:推荐剂量为9mg/㎡,分为两次给药,间隔14天。
- 儿童患者:1个月及以上儿童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2mg/㎡,分为两次给药,间隔14天。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肝功能和不良反应情况,可能需要调整吉妥珠单抗的剂量:
1. **肝毒性**:如果总胆红素大于2倍正常上限(ULN)或AST和ALT大于2.5倍正常上限,应延迟使用吉妥珠单抗,直到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
2. **输液相关反应**:如果患者出现输液相关反应,应立即中断输液,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对于轻度、中度或重度输液相关反应,一旦症状消退,可以考虑以不超过反应发生时一半的速度恢复输液。如果症状复发,应重复上述程序。一旦发生严重输液反应或任何危及生命的输液反应,应永久停止使用吉妥珠单抗。
3. **其他严重或危及生命的非血液学毒性**:如果患者出现其他严重或危及生命的非血液学毒性,应延迟使用吉妥珠单抗,直到病情严重程度恢复到不超过轻度。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