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拉帕尼(Niraparib)是一种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主要用于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成年患者的维持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尼拉帕尼的作用机制、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尼拉帕尼是一种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PARP-1和PARP-2酶来发挥其抗癌作用。这些酶在DNA修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阻断这些酶,尼拉帕尼可以阻止癌细胞内的DNA修复过程,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并减缓肿瘤的生长。研究显示,尼拉帕尼不仅在BRCA1/2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中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性,也在没有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中有效。
尼拉帕尼主要用于延缓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生长。这些癌症在经过基于铂类化疗后,如果肿瘤完全或部分缩小,尼拉帕尼可以作为一种维持治疗手段。临床试验表明,尼拉帕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尼拉帕尼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那些对铂类化疗有完全或部分响应的患者。它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还能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此外,尼拉帕尼对于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但对于没有这些突变的患者也有良好的疗效。
尼拉帕尼的推荐剂量为300毫克,每日一次,可在空腹或餐后服用。胶囊应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整粒吞服。如果漏服或服药后呕吐,无需补服,按预定时间服用下次剂量。建议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结束后8周内开始尼拉帕尼的治疗。睡前服用可以减少恶心的发生率。
尼拉帕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血液问题如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如疲劳、恶心、腹痛、便秘、呕吐、头痛和失眠。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这些情况较为罕见但需要密切监测。
在使用尼拉帕尼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血液问题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联系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或停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尼拉帕尼,因为它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
患者在使用尼拉帕尼期间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减少胃肠道不适。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尼拉帕尼作为一种有效的PARP抑制剂,在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治疗中展现了显著的疗效。正确使用和注意相关事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