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立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多种严重的真菌感染。它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于2002年5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目前已在中国上市并进入医保目录。伏立康唑适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食管念珠菌病、不能耐受其他药物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赛多孢菌和镰孢菌所致的严重真菌感染,以及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念珠菌血症、念珠菌属所致的播散性皮肤感染与腹部、肾脏、膀胱及伤口感染等。
侵袭性曲霉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免疫抑制患者中。伏立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的关键酶,有效杀灭曲霉菌,从而控制感染。临床研究表明,伏立康唑对侵袭性曲霉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食管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食管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伏立康唑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减少真菌负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伏立康唑还具有良好的胃肠道吸收特性,使其在口服治疗中表现出优异的效果。
对于不能耐受其他药物或治疗无效的严重真菌感染,如赛多孢菌和镰孢菌感染,伏立康唑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这类感染通常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治疗难度较大。伏立康唑因其广谱抗真菌活性和较低的毒性,成为治疗这类感染的有效手段。
伏立康唑与QTc间期延长有关,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这些患者通常伴有一些危险因素,如曾接受心脏毒性化疗药物、心肌病、低钾血症或同时使用其他可能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因此,在伴有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需谨慎使用伏立康唑。在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前或治疗期间,应监测血电解质,如存在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则应纠正。
临床研究显示,伏立康唑治疗组中出现了严重的肝脏反应,包括肝炎、胆汁瘀积和致死性的暴发性肝衰竭。这些肝脏反应主要发生在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如恶性血液病。即使在无其他确定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也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肝脏反应,包括肝炎和黄疸。通常停药后肝功能异常即能好转。患者在接受伏立康唑治疗时必须仔细监测肝毒性,临床监测应包括在开始治疗时进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并且第一个月内至少每周检查一次。
有报道应用伏立康唑时发生视觉不良反应,包括视物模糊、视神经炎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疗程超过28天时,伏立康唑对视觉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如果连续治疗超过28天,需监测视觉功能,包括视敏度、视野以及色觉。
对于180天(6个月)以上的长期暴露(治疗或预防),需仔细评估效益与风险平衡。已有长期使用伏立康唑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如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非感染性骨膜炎。如果患者出现光毒性反应或骨骼疼痛和影像学表现,应咨询多学科意见,必要时停用伏立康唑并使用替代抗真菌药物。
伏立康唑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在与其他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合用时。例如,伏立康唑能够抑制CYP3A4酶的活性,与抗组胺药、奎尼丁、西沙比利、匹莫齐特和伊伐布雷定等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心脏问题发生的风险。此外,伏立康唑与苯妥英合用时,需密切监测苯妥英的浓度,以调整剂量。与格拉吉布合用时,可能会使格拉吉布的血药浓度升高并增加QTc延长的风险,建议经常进行心电图(ECG)监测。
伏立康唑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温度控制方面,伏立康唑应储存于室温下,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伏立康唑,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对伏立康唑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伏立康唑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免受光的影响。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