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立康唑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以及由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感染。正确地服用伏立康唑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伏立康唑的服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伏立康唑的口服给药方式简便易行,适合大多数患者。根据体重的不同,伏立康唑的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有所不同:
对于体重≥40公斤的成人患者,负荷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400毫克;维持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200毫克。如果患者体重<40公斤,则负荷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200毫克;维持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100毫克。
伏立康唑在2岁以下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因此仅适用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儿童患者同样需要根据体重调整剂量。体重≥40公斤的儿童患者,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与成人相同;体重<40公斤的儿童患者,负荷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100毫克;维持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50毫克。
对于无法口服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静脉滴注的剂量也需要根据体重调整:
对于体重≥40公斤的成人患者,负荷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6毫克/千克;维持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3毫克/千克(针对念珠菌感染)或4毫克/千克(针对曲霉、赛多孢菌、镰孢霉感染)。
对于体重≥40公斤的儿童患者,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与成人相同。体重<40公斤的儿童患者,负荷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6毫克/千克;维持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3毫克/千克(针对念珠菌感染)或4毫克/千克(针对曲霉、赛多孢菌、镰孢霉感染)。
患者在接受伏立康唑治疗时必须仔细监测肝功能。临床监测应包括在开始伏立康唑治疗时进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特别是在第一个月内至少每周检查一次。治疗时间应该越短越好,但如果根据效益-风险评估后治疗继续,检查频率可以降为每月一次。
如果肝功能检查发现指标显著升高,除非医生评估患者的效益-风险后认为应该继续用药,否则均应该停用伏立康唑。
观察到儿童人群中的肝酶升高频率更高,因此儿童和成年人均需监测肝功能。对于吸收不良和体重特别低的2岁至12岁儿童患者,口服生物利用度有限,建议静脉应用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与QTc间期延长有关,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这些患者通常伴有某些危险因素,如曾经接受过具有心脏毒性的化疗药物、心肌病、低钾血症或同时使用其他可能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
在伴有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需慎用伏立康唑,特别是那些存在先天性或获得性QTc间期延长、心肌病、窦性心动过缓、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或同时使用已知能延长QTc间期的药物的患者。
在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前或治疗期间应当监测血电解质,如存在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则应纠正。
除了上述医疗监测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伏立康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伏立康唑能够抑制CYP3A4酶的活性,与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如抗组胺药、奎尼丁、西沙比利、匹莫齐特和伊伐布雷定等)合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改变。因此,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时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
伏立康唑应储存于室温下,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此外,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伏立康唑,防止药物受潮。储存时,要尽量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伏立康唑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免受光的影响。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伏立康唑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有效地使用伏立康唑。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