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是一种选择性免疫抑制药,主要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进行性疾病。特立氟胺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活化的淋巴细胞数量,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特立氟胺的用药说明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种药物。
特立氟胺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进行性疾病。这种药物通过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活化的淋巴细胞数量,起到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特立氟胺的推荐剂量为7mg或14mg,每日口服一次。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剂量。特立氟胺可以与食物一起服用或空腹服用,具体取决于个人的消化情况和舒适度。重要的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特立氟胺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特别注意:
特立氟胺具有免疫抑制潜力,可能导致患者更容易感染,包括机会性感染。活动性急性或慢性感染患者直到感染得到解决不应开始治疗,如果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应考虑暂停特立氟胺治疗并使用加速清除程序。在恢复治疗前应重新评估获益和风险。使用特立氟胺前,应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血液试验筛查患者的潜伏性结核感染。
目前没有临床数据表明在服用特立氟胺的患者中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不建议接种活疫苗。停用特立氟胺后考虑给药时应考虑到特立氟胺的长半衰期。
恶性肿瘤的风险,特别是淋巴增生性疾病,随着一些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而增加。虽然在特立氟胺临床试验中,恶性肿瘤和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增加,但需要更大规模和更长期的研究来确定特立氟胺是否会增加恶性肿瘤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风险。
特立氟胺可引起过敏反应和严重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荨麻疹和包括嘴唇、眼睛、喉咙和舌头的血管性水肿。患者应了解这些症状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上市后接受特立氟胺治疗的患者出现了有临床意义且可能危及生命的肝损伤,包括需要移植的急性肝衰竭。患有急性或慢性肝病的患者和正在服用其他肝毒性药物的患者在服用特立氟胺时发生肝损伤的风险可能增加。在开始特立氟胺治疗前6个月内应获得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如果确认血清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上限的三倍),应考虑停用特立氟胺。
特立氟胺还可能导致其他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呼吸系统影响(如间质性肺病)、胰腺炎、严重皮肤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DRESS)、周围神经病变等。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特立氟胺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