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仑伐替尼(乐伐替尼)是一种重要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主要适用于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仑伐替尼通过抑制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的功能,如VEGFR、PDGFRα、C-Kit、RET等,从而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本文将详细介绍仑伐替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仑伐替尼主要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特别是在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治疗的患者中。此外,仑伐替尼也用于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这些适应症中,仑伐替尼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仑伐替尼的用法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进行调整。对于肝细胞癌,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2毫克(体重≥60公斤)或8毫克(体重<60公斤)。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24毫克(体重≥60公斤)或20毫克(体重<60公斤)。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仑伐替尼在口服后迅速被吸收,通常在给药后1至4小时达到最大血浆浓度。食物不会影响其吸收程度,但会延缓吸收速度。仑伐替尼的药效一般在2小时内起效,药效可持续24-28小时。患者应每天固定时间服用,以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常报告高血压事件,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之前,患者的血压应得到良好控制。如果患者已知患有高血压,应在仑伐替尼治疗前接受稳定剂量的降压治疗至少1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应及时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使用仑伐替尼可能会增加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的风险,尤其是在有高血压或动脉瘤病史的患者中。因此,在开始使用仑伐替尼之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常报告蛋白尿,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如果尿试纸法检测结果≥2+,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调整剂量。严重蛋白尿可能导致肾病综合征,应立即停用仑伐替尼并寻求医疗帮助。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报告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如果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应根据标准医学实践进行治疗,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仑伐替尼会损害外源性甲状腺抑制,因此需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甲状腺激素给药。
仑伐替尼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患者在使用仑伐替尼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同时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