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非尼酮(艾思瑞)是一种用于治疗轻、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吡非尼酮。该药物在2016年获得中国批准上市,并于2019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本文将详细介绍吡非尼酮(艾思瑞)的用法用量及其注意事项。
吡非尼酮(艾思瑞)的初始用量为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餐后服用。在两周的时间内,通过每次增加200毫克剂量,最终将剂量维持在每次600毫克(每日1800毫克)。这一递增原则有助于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艾思瑞)时,应密切观察用药耐受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对日光或紫外线灯的皮肤反应、肝功能酶学指标的显著改变和体重减轻等现象,应根据临床症状减少用量或停止用药。在症状减轻后,可逐步增加给药量,最好将维持用量调整在每次400毫克(每日1200毫克)以上。
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应谨慎使用吡非尼酮(艾思瑞),并监测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或停药。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不推荐使用该药物。肾损伤患者也应谨慎使用,监测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或停药。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在使用该药物前应咨询医生,而儿科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因为空腹服用吡非尼酮(艾思瑞)时,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会明显升高,可能导致副作用增加,因此建议餐后服用。餐后服用可以降低药物的最大血浆浓度和AUC值,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使用吡非尼酮(艾思瑞)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尤其是AST和ALT等指标,以及患者的体重变化。肝功能损伤可能导致这些指标升高,而体重下降可能是药物副作用的表现。及时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吸烟会导致吡非尼酮的暴露减少,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建议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艾思瑞)治疗前停止吸烟,并在用药期间避免吸烟。此外,吡非尼酮可能引起光毒性反应,建议患者使用SPF50+,PA+++的防晒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吡非尼酮主要通过CYP1A2代谢,因此应避免与强效CYP1A2抑制剂(如氟伏沙明、依诺沙星)同时使用,这会显著增加吡非尼酮的暴露量。如果必须使用这些药物,建议减少吡非尼酮的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动物实验表明,吡非尼酮可能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增加和心电图异常等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因此,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艾思瑞)期间应定期监测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特别是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
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吡非尼酮(艾思瑞)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