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2002年5月获得美国FDA批准。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食管念珠菌病,以及其他严重真菌感染,如赛多孢菌和镰孢菌引起的感染。本文将详细介绍伏立康唑的作用功效、用法用量及用药注意事项。
伏立康唑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麦角固醇的合成,从而发挥其抗真菌作用。该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对多种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曲霉菌和念珠菌等常见真菌感染有效。
伏立康唑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伏立康唑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给药后1-2小时即可达到血药峰浓度。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96%,这使得伏立康唑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系统,尤其是CYP3A4酶进行代谢。
伏立康唑虽然疗效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患者在接受伏立康唑治疗时必须仔细监测肝毒性。临床监测应包括在开始伏立康唑治疗时进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特别是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在第一个月内至少每周检查一次。如果肝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变化,检查频率可以逐渐减少至每月一次。如果肝功能指标显著升高,应考虑停药并评估继续用药的风险和益处。
疗程超过28天时,伏立康唑对视觉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有报道指出,使用伏立康唑可能会引起视觉不良反应,如视物模糊、视神经炎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因此,连续治疗超过28天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视觉功能,包括视敏度、视野以及色觉。
伏立康唑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活性,尤其是CYP3A4酶。与其他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导致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增加副作用的风险。例如,伏立康唑与抗组胺药、奎尼丁、西沙比利、匹莫齐特和伊伐布雷定等药物合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药物浓度和患者反应。此外,伏立康唑与苯妥英合用时,应监测苯妥英的浓度,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伏立康唑的价格因地区和销售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该药物在中国的市场价格大约为每盒100美元左右,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等正规渠道购买。购买时应注意药品的真伪和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过期药物。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时能够更加了解其作用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