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布司他是由日本帝人研发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它于2011年1月21日获得美国FDA批准,并于2013年在中国上市。非布司他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来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减轻痛风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非布司他的使用方法和用药指南,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非布司他片的口服推荐剂量为40mg或80mg,每日一次。推荐的起始剂量为40mg,每日一次。如果在服用2周后,血尿酸水平仍不低于6mg/dl(约360μmol/L),建议将剂量增加至80mg,每日一次。给药时,无需考虑食物和抗酸剂的影响。
肝功能不全者:轻、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B级)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级)的患者应慎用非布司他。
肾功能不全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Clcr 30-89ml/min)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Clcr <30ml/min)的患者应慎用非布司他。
在开始非布司他治疗2周后,应评估血尿酸水平是否达到目标值(小于6mg/dl)。在服用非布司他的初期,可能会引起痛风的发作,这是因为血尿酸水平的改变导致组织沉积的尿酸盐被动员出来。为预防服用非布司他起始阶段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预防性治疗的获益可长达6个月。
非布司他是一个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可能会改变茶碱(XO的一种底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因此,非布司他与茶碱联用时应谨慎。尚无非布司他与其他通过XO代谢的药物(如硫唑嘌呤、巯嘌呤)相互作用的研究。由非布司他引起的XO抑制可能会提高这些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从而导致中毒。因此,非布司他禁用于正在接受硫唑嘌呤或巯嘌呤治疗的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仅在确认治疗上的益处大于危险性的情况下方可给药。有关怀孕期间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哺乳期妇女使用非布司他给药期间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尚未确定非布司他治疗18岁以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非布司他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肝胆异常、免疫系统反应、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问题、精神异常、泌尿系统问题和皮肤反应。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
此外,非布司他治疗组具有较高的APTC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尽管与非布司他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但患者在服药期间应监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
非布司他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非布司他应储存于不超过25℃的地方,避免高温和潮湿。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