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是一种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的药物,其主要适应症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进行性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特立氟胺的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药物。
特立氟胺的推荐剂量为7mg或14mg,每日口服一次。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剂量。特立氟胺可与食物一起服用或空腹服用,具体服用方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特立氟胺禁止用于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孕妇和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因为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开始使用特立氟胺治疗前应排除怀孕。哺乳期女性在使用特立氟胺治疗期间不应进行母乳喂养,因为药物可能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导致不良反应。
特立氟胺在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因此不推荐用于儿童。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特立氟胺的临床研究数据有限,因此在使用时应特别谨慎,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
活动性急性或慢性感染患者在感染得到解决前不应开始特立氟胺治疗。如果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应考虑暂停特立氟胺治疗并使用加速清除程序。在恢复治疗前应重新评估获益和风险。使用特立氟胺前,应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血液试验筛查患者的潜伏性结核感染。对于肺结核筛查呈阳性的患者,应在使用特立氟胺治疗前进行标准的治疗。
目前没有临床数据表明在服用特立氟胺的患者中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不建议接种活疫苗。停用特立氟胺后,考虑接种疫苗时应考虑到特立氟胺的长半衰期。
特立氟胺有潜在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会增加恶性肿瘤的风险,特别是淋巴增生性疾病。虽然在临床试验中未发现特立氟胺显著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但仍需更大规模和更长期的研究来确定其安全性。
特立氟胺可引起过敏反应和严重过敏反应,体征和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荨麻疹和包括嘴唇、眼睛、喉咙和舌头的血管性水肿。患者应被告知这些过敏反应的体征和症状,并在出现时立即就医。
轻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特立氟胺在严重肝功能损害中的药代动力学尚未得到评价,因此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禁用特立氟胺。轻度、中度和重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在开始特立氟胺治疗前应检查血压,此后定期检查。高血压患者应适当控制血压升高。特立氟胺可能导致间质性肺病,包括急性间质性肺炎。新发或恶化的肺部症状,如咳嗽和呼吸困难,可能是停止治疗和进行进一步调查的原因。
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抗肿瘤或免疫抑制疗法共同给药尚未进行评估。在决定从特立氟胺切换到另一种已知具有血液抑制潜力的药物时,应监测血液毒性,因为两种药物的全身暴露将会重叠。使用加速清除程序可以降低这种风险,但也可能导致疾病活动的恢复。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特立氟胺的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从而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