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是一种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的药物,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进行性疾病。该药物以其独特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特立氟胺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特立氟胺主要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这些适应症涵盖了多发性硬化症的不同阶段和类型,使得特立氟胺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
特立氟胺的推荐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 7mg 或 14mg。具体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以下是详细的用法用量说明:
特立氟胺有 7mg 和 14mg 两种剂量的片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剂量。一般情况下,初始剂量为 7mg,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可增加至 14mg。
特立氟胺可以与食物一起服用或不服用。为了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建议患者每天在相同时间服用药物。例如,可以选择每天早晨或晚上固定时间服用。
在开始使用特立氟胺治疗前,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应排除怀孕。此外,患者应在开始治疗前检查血压,并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血压。高血压患者在使用特立氟胺时应适当控制血压升高。
正确使用特立氟胺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用药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药物治疗。
特立氟胺禁止用于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孕妇和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因为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哺乳期女性在使用特立氟胺治疗期间不应进行母乳喂养,以免婴儿出现不良反应。
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服用特立氟胺时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如果停用特立氟胺,则应继续使用避孕措施,直到证实特立氟米特的血浆浓度低于 0.02mg/L。希望成为孩子父亲的男性应停止使用特立氟胺,并进行加速消除程序,或等待确认特立氟胺血浆浓度低于 0.02mg/L。
特立氟胺可能导致肝损伤,包括需要移植的急性肝衰竭。患有急性或慢性肝病的患者,或在开始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高于正常上限(ULN)两倍的患者,通常不应使用特立氟胺治疗。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的禁用特立氟胺。
特立氟胺可导致严重的皮肤反应,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TEN)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DRESS)的药物反应。患者应了解这些严重皮肤反应的体征和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特立氟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患者更容易感染,包括机会性感染。活动性急性或慢性感染患者直到感染得到解决不应开始治疗,如果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应考虑暂停特立氟胺治疗并使用加速清除程序。
患者在使用特立氟胺时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肺部状况的监测。在开始治疗前 6 个月内获得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 ALT 水平。当特立氟胺与其他潜在肝毒性药物同时使用时,应考虑额外的监测。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此外,避免接触已知的感染源,如避免与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密切接触。
特立氟胺是 CYP2C8 抑制剂,可能增加 CYP2C8 代谢药物(如紫杉醇、吡格列酮、瑞格列奈、罗格列酮)的暴露。患者在使用特立氟胺时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希望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特立氟胺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以及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合理使用特立氟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