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坦替尼(TAVALISSETM)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药物,自2018年4月在美国上市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许多患者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福坦替尼在中国的上市情况如何?本文将详细介绍福坦替尼在中国的上市情况,并提供一些用药注意事项。
截至目前,福坦替尼(TAVALISSETM)尚未在中国正式上市。该药物于2018年4月17日在美国首次获批上市,随后在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也获得了批准。虽然福坦替尼在中国尚未获得正式批准,但已经有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将其引入国内。
2023年,福坦替尼片在中国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完成了全国首例临床应用。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福坦替尼在中国的临床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林丽娥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患者开具了福坦替尼片的国内首张处方,为国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福坦替尼在中国的首次临床应用,预计未来几年内该药物有望在中国获得正式批准。这将为国内患有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同时,这也为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福坦替尼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高血压,特别是对于已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福坦替尼剂量稳定前,建议每两周监测一次血压,随后每月监测一次。如果血压持续升高,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暂停使用福坦替尼、减少剂量或停药。
福坦替尼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治疗期间应每月监测一次肝功能检查。如果转氨酶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应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停药,以避免严重的肝脏损害。
福坦替尼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腹泻。建议患者在出现腹泻症状时采取支持性护理措施,如改变饮食、补充水分和使用止泻药物。如果腹泻加重(≥3级),应暂停使用福坦替尼、减少剂量或停药。
福坦替尼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增加感染风险。治疗期间应每月监测一次中性粒细胞计数,并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感染迹象。如果中性粒细胞减少严重,应暂停使用福坦替尼、减少剂量或停药。
为确保福坦替尼的安全有效使用,患者应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BC)、肝功能检查(LFTs)和血压监测。这些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福坦替尼(TAVALISSETM)作为一种新型的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尽管该药物尚未在中国正式上市,但其在博鳌乐城的首次临床应用展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潜力。患者在使用福坦替尼时,应注意高血压、肝脏毒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潜在不良反应,并定期进行相关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