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妥珠单抗(Gemtuzumab Ozogamicin)是一种针对CD33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这种药物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于2000年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吉妥珠单抗通过结合CD33抗原,将毒素直接递送到癌细胞内部,从而发挥其抗癌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吉妥珠单抗的功效与作用及其常见的副作用。
吉妥珠单抗主要用于治疗新诊断的CD3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复发或难治性CD3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该药物通过与CD33抗原结合,将毒素带入白血病细胞内部,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这种精准的靶向治疗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吉妥珠单抗是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人源化抗CD33单克隆抗体和一种强效的细胞毒素卡利奇霉素(calicheamicin)组成。当药物与白血病细胞表面的CD33抗原结合后,整个复合物被内吞进入细胞内部。随后,卡利奇霉素被释放并作用于DNA,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吉妥珠单抗在新诊断和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新诊断的患者中,吉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完全缓解率和无事件生存期。对于复发或难治性患者,吉妥珠单抗单药治疗也能带来一定的疗效。
吉妥珠单抗可能导致肝毒性,包括静脉闭塞性肝病(VOD)。患者在每次给药前应评估ALT、AST、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这些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出现肝毒性的体征和症状,如肝肿大、体重迅速增加和腹水等,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应处理。
输注吉妥珠单抗期间或输注后24小时内,患者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输液相关反应,包括发热、寒战、低血压、心动过速、缺氧和呼吸衰竭。为预防这些反应,应在输注前给予预处理药物,并在输注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出现输液反应,应立即中断输液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吉妥珠单抗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进而引起出血。在每次注射前应评估血细胞计数,并在治疗期间频繁监测血细胞计数。如出现严重出血或持续性血小板减少,应延迟给药或永久停药,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性护理。
使用吉妥珠单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QT间期延长。对于有QTc延长病史或倾向、正在服用已知可延长QT间期的药物的患者,以及有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在治疗开始前和给药期间根据需要获取心电图(ECG)和电解质水平。
吉妥珠单抗在孕妇中的安全性尚未明确,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使用吉妥珠单抗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剂后至少6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吉妥珠单抗治疗期间以及在最后一次给药后至少1个月内不要母乳喂养。老年患者使用吉妥珠单抗时,应注意其较高的感染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总之,吉妥珠单抗作为一种针对CD3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靶向治疗药物,具有显著的疗效和独特的作用机制。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其潜在的副作用,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和监测。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