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普司他作为一种新型的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病(CKD)引起的贫血。达普司他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HIF-PHI,从而促进红细胞生成,改善贫血症状。本文将详细探讨达普司他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达普司他通过抑制HIF-PHI,模拟低氧环境,激活HIF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和铁的利用,最终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临床研究表明,达普司他在治疗慢性肾病贫血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
在多项3期临床试验中,达普司他显示出与传统促红细胞生成素(ESA)相当甚至更优的疗效。例如,ASCEND系列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达普司他治疗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提升,且治疗效果持续稳定。特别是在ASCEND-D试验中,接受达普司他治疗的透析患者中,7.5%(3.3/100人年)因心力衰竭住院,这一比例与接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的患者相近(6.8%,3.0/100人年)。
尽管达普司他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其安全性也需要关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高血栓性事件和腹痛。特别是,达普司他增加了动脉和静脉血栓事件的风险,这些事件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医生在选择使用达普司他时应谨慎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达普司他的推荐起始剂量基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对于未接受ESA治疗的成人,起始剂量通常为2mg至4mg,每日一次。对于同时接受中度CYP2C8抑制剂或中度肝功能损害治疗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具体来说,中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B类)患者应将起始剂量减少一半。此外,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类)患者不建议使用达普司他。
达普司他与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需要特别注意。强CYP2C8抑制剂(如吉非罗齐)与达普司他同时使用是禁忌的,因为会显著增加达普司他的暴露量。中度CYP2C8抑制剂(如氯吡格雷)也可能增加达普司他的暴露量,因此需要监测血红蛋白并调整剂量。相反,CYP2C8诱导剂(如利福平)则可能减少达普司他的暴露量,导致药效减弱。
在治疗开始后及每次剂量调整后,医生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具体来说,治疗开始后的第一个月内,每2周监测一次血红蛋白;之后每4周监测一次。如果血红蛋白水平超过11g/dL,应减少剂量或暂停治疗,以避免过度升高。此外,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压,因为达普司他可能导致高血压,甚至高血压危象。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达普司他的使用需要特别慎重。孕妇使用达普司他的数据不足,无法确定其对胎儿的安全性。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达普司他,因为目前尚无关于人乳中达普司他存在的数据。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因此不建议使用。老年人患者在使用达普司他时应密切监测其反应,因为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达普司他应储存在20°C至25°C(68°F至77°F)的环境中,允许在15°C至30°C(59°F至86°F)之间有轻微偏移。该药物的有效期为24个月。患者在使用达普司他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注意用法用量,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
达普司他目前尚未在中国上市,也未进入中国医保。市面上有仿制药可供选择,例如老挝卢修斯版仿制药,1mg*100片的价格约为7美元。患者可以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务必注意甄别药品真伪,检查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质药品。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