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博替尼(mobocertinib),也被称为莫博赛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靶向药物,由日本武田制药研发,于2023年1月15日在中国获批上市。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莫博替尼的适应症及其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莫博替尼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专门针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这种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相对少见,但却是治疗难度较高的类型之一。莫博替尼的获批,为这一特定患者群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莫博替尼适用于治疗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这类患者通常对传统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埃克替尼等)反应不佳,因此莫博替尼的出现填补了这一治疗空白。
莫博替尼的主要适应靶点是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和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这两种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较为罕见,但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通过抑制这些突变,莫博替尼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莫博替尼的主要成分是琥珀酸莫博赛替尼,剂型为胶囊剂,每粒胶囊含40mg活性成分。胶囊外观为白色,尺寸2,瓶盖上印有“MB788”字样,瓶身上用黑色墨水印有“40mg”字样。
莫博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160mg,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患者应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可伴或不伴食物。胶囊应整个吞下,不得打开、咀嚼或溶解胶囊内容物。如果漏服一次剂量超过6小时,应跳过该剂量并在第二天的常规时间服用下一剂量。如果服用后发生呕吐,不要再服用另一剂,而是在第二天按规定服下一剂。
虽然莫博替尼为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莫博替尼可能导致QTc间期延长,这是一种心电图上的变化,可能导致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致命的心动过速。因此,在开始使用莫博替尼前,应评估患者的QTc间期和基线电解质,纠正钠、钾、钙和镁的异常。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QTc间期和电解质水平,特别是对于有QTc延长危险因素的患者,如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心脏病或电解质异常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
如果患者出现QTc间期延长的严重症状,应根据严重程度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莫博替尼。同时,避免与已知会延长QTc间隔的药物同时使用,如比索洛尔(用于高血压、慢性心衰、冠心病)和伊布利特(用于房颤或房扑导致的窦性心律)。
莫博替尼可能引起致命的间质性肺病(ILD)/肺炎。因此,医生和患者应密切监测是否有新的或恶化的肺部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预示着间质性肺病(ILD)/肺炎。一旦怀疑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病(ILD)/肺炎,应立即停用莫博替尼。如果确诊为间质性肺病(ILD)/肺炎,则应永久停用该药物。
服用莫博替尼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腹泻。建议患者在出现腹泻或排便频率增加时开始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并增加液体和电解质的摄入量。应监测电解质水平,并根据严重程度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莫博替尼。
除腹泻外,常见的不良反应还包括皮疹、恶心、口炎、呕吐、食欲下降、甲沟炎、疲劳、皮肤干燥和肌肉骨骼疼痛。实验室检查中常见的异常包括淋巴细胞减少、淀粉酶增加、脂肪酶增加、钾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肌酐增加和镁减少。
孕妇应避免使用莫博替尼,因为它可能对胎儿造成潜在风险。建议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使用莫博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非激素类避孕药。男性患者也应在使用莫博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哺乳期女性在使用莫博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个月内不应进行母乳喂养。对于儿童患者,莫博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老年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时,一般没有明显差异。轻度至中度肾损伤和轻度肝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对于重度肾损伤和重度肝损伤患者,剂量调整方案尚未确定。
莫博替尼应储存在20°C-25°C下,允许在15°C-30°C的温度下进行运输。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因为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同时,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药物,防止药物受潮,保持产品的质量。
莫博替尼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莫博替尼的有效期为24个月,患者在使用前应注意药品的生产日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总之,莫博替尼为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多种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