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格替尼(Brigatinib,安伯瑞)是一种第二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药(ALK-TKI),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特别是对脑转移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这种创新药物于2022年在中国获批上市,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布格替尼通过抑制ALK基因突变导致的异常信号传导,从而阻断肿瘤生长和扩散。临床研究表明,布格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特别是在那些对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中,布格替尼表现出卓越的疗效,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脑转移是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布格替尼因其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病灶具有较高的疗效。研究显示,布格替尼在治疗脑转移患者中,不仅能够缩小或稳定脑部病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
除了延长生存期和控制脑转移外,布格替尼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减少肿瘤负荷和相关症状,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这对于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布格替尼虽然疗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视觉问题、恶心、腹泻、疲劳、咳嗽和高血压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尤其是高血压,应在布格替尼治疗前控制血压,并在治疗2周后监测血压,此后至少每月监测一次。
较为少见但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间质性肺病和心律失常。患者应密切关注新的或恶化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等,这些可能是间质性肺病的早期迹象。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暂停布格替尼并及时就医。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应避免与引起心动过缓的降压药合用。
布格替尼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会增加布格替尼的血浆浓度,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强效或中效CYP3A诱导剂则会降低布格替尼的血浆浓度,影响其疗效。因此,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合用,如果无法避免,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
通过合理使用和监测,布格替尼能够为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