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乐沙福(Plerixafor)是一种用于增加造血干细胞在外周血中浓度的注射用药物。这种药物与造血生长因子(如G-CSF)联合使用,可以帮助收集足够的干细胞用于骨髓移植。本文将详细介绍普乐沙福的适应症、作用机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特殊人群用药等内容。
普乐沙福通过抑制造血干细胞与骨髓基质间黏附的CXCR4受体,从而促进干细胞的释放并进入外周血。这一机制有助于提高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尤其适用于治疗复发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普乐沙福与G-CSF联合使用时,可以显著提高干细胞的动员效果。
普乐沙福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某些类型的淋巴瘤。该药物通常在患者的干细胞移植前使用,旨在增强干细胞的动员,提高其在移植过程中的存活率。此外,普乐沙福也可用于伴随其他化疗药物共同使用,以提高疗效。在一项关键的临床研究中,59%的NHL患者在接受普乐沙福和G-CSF联合用药治疗后,能够在4个或更少的单采血液成分术期间按体重至少收集500万个干细胞/kg,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这一比例仅为20%。
普乐沙福的推荐剂量为0.24mg/kg,通常在G-CSF治疗后的第二天开始使用。普乐沙福应通过皮下注射给药,每日一次,最多连续使用4天。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剂量需要调整。中度和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估算的肌酐清除率CLCR≤50mL/min)的剂量应降低三分之一,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7mg/天。这有助于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暴露量,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
在接受普乐沙福给药的患者中,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速发型过敏反应,其中一些反应可能威胁生命,伴有临床显著的低血压和休克。在给药期间和给药后至少30分钟,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的迹象和症状。给药应在具备治疗过敏反应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并有能够立即处理过敏反应的人员和设备。在临床研究中,少于1%的患者在给药后30分钟内出现轻度或中度过敏反应。
普乐沙福可能引起白血病细胞的动员和采集物的后续污染。因此,不建议将普乐沙福用于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避免潜在的风险。如果患者有白血病病史或其他相关疾病,应在使用普乐沙福前进行全面评估。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目前尚无足够的数据支持普乐沙福的安全性。育龄女性在使用普乐沙福前应进行妊娠检测,并在用药期间及最后一剂给药后一周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如果在用药期间发生妊娠,应充分告知患者对胎儿的潜在危害。哺乳期妇女在接受普乐沙福用药期间及最后一剂给药后一周内,不建议哺乳。
对于儿童患者,目前尚未在对照临床研究中确立普乐沙福的安全性和疗效。老年人由于肾功能可能减弱,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给药剂量。推荐CLCR≤50mL/min的老年患者进行剂量调整。
根据体外数据,普乐沙福不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因此不太可能发生涉及细胞色素P450的体内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相似浓度下,普乐沙福在体外研究中也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或抑制剂。因此,普乐沙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风险较低。
普乐沙福的储存方法为3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36个月。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药物说明书的要求,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