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格替尼(Brigatinib),也称作安伯瑞,是一种针对特定类型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这种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发挥治疗效果。布格替尼主要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尤其是那些对克唑替尼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
布格替尼通过与异常的ALK蛋白结合,抑制其激酶活性,从而阻断多个关键信号传导通路,如RAS-MAPK、PI3K、AKT和JAK-STAT等。这些通路的抑制有助于减缓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进而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这一机制使得布格替尼成为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选择。
布格替尼于2017年4月28日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经克唑替尼治疗后病情恶化的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20年5月22日,基于ALTA-1L研究结果,布格替尼进一步获得FD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ALK阳性转移性NSCLC。在中国,布格替尼于2022年3月24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同样用于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并已纳入医保乙类目录。
布格替尼推荐每日一次,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次90毫克,连续服用7天。如果没有严重的副作用或不耐受,剂量可调整为每日180毫克。药物应与食物同服或单独服用,整粒吞服,避免粉碎或咀嚼。患者在用药期间需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新的呼吸系统症状,应立即停用布格替尼,并及时就医评估。
布格替尼应存放在20℃至25℃的室温下,允许在15℃至30℃之间偏移,并置于儿童不可接触的地方。药物应密封保存,远离潮湿和阳光直射,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布格替尼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性肺炎、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高血压、心动过缓和视觉障碍。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和视觉症状。如果出现新的或恶化的呼吸道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评估。此外,妊娠妇女服用布格替尼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危害,应告知育龄期女性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并建议使用有效的非激素避孕措施。
目前尚无儿科患者使用布格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因此不建议儿童使用。在≥65岁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未观察到安全性或有效性的总体差异,但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哺乳期女性在布格替尼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不应进行母乳喂养,以避免婴儿出现不良反应。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