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舒替尼(Bosu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靶向药物,特别适用于对先前治疗无效的慢性、加速期或急变期Ph+的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博舒替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购买途径及用药注意事项。
博舒替尼的中文名为博舒替尼,英文名为Bosutinib。该药物为白色或类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博舒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是抑制BCR-ABL蛋白的活性,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博舒替尼主要用于治疗对既往治疗无效的慢性、加速期或急变期Ph+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博舒替尼在2012年9月4日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首次批准,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Ph+慢性期CM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博舒替尼100mg,每日1次,口服。服用时间应当一致,早上或晚上均可。对于Ph+加速期、急变期(急粒变和急淋变)CML患者,推荐剂量为500mg,每日1次,随餐服用。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不要自行调整剂量。
每天大约在同一时间服用博舒替尼,这有助于保持药物浓度的稳定。患者应选择一个方便的时间,如早餐后或晚餐后,以避免忘记服药。如果错过剂量超过12小时,应跳过该剂量,并在第二天按时服用常规剂量。
博舒替尼应随餐服用,食物可以帮助提高药物的吸收率。患者在服药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高脂肪的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同时,避免饮酒和摄入过多咖啡因,以免影响药物的效果。
在使用博舒替尼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维生素和草药补充剂。某些药物可能会与博舒替尼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常见的可能相互作用的药物包括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如酮康唑、利福平等。
博舒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皮疹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等。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功能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博舒替尼应储存在室温下,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药物应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防误食。如果药物过期或不再使用,应按照当地的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截至2025年1月13日,博舒替尼尚未在中国正式上市,患者无法直接购买到该药物。需要通过海外医疗渠道获取药物,如海得康等专业机构。购买时应注意药物的真伪和有效期,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方面,博舒替尼的市场价约为每盒1000美元左右,具体价格可能因地区和购买渠道而有所不同。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