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自2002年在美国获批以来,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在中国,伏立康唑也已正式上市,并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为众多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伏立康唑在国内的上市情况、购买渠道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伏立康唑于2002年5月获得美国FDA批准,随后在全球范围内逐步上市。在中国,伏立康唑已于多年前正式上市,目前市面上有多款原研药和仿制药可供选择。这些药物包括美国辉瑞公司的原研药Vfend(威凡)和印度NATCO公司生产的仿制药等。
伏立康唑已进入中国医保目录,这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等多种渠道购买该药。如果遇到药物紧缺的情况,可以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购买时,务必注意甄别药品真伪,检查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劣药。
伏立康唑的价格因生产厂家和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美国辉瑞公司的Vfend(威凡)规格为200mg*30粒,价格约为2037$一盒;印度NATCO公司的仿制药规格为200mg*20片,价格约为270$一盒。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药品。
伏立康唑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食管念珠菌病、不能耐受其他药物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赛多孢菌和镰孢霉所致的严重真菌感染、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念珠菌血症、念珠菌属所致播散性皮肤感染与腹部、肾脏、膀胱及伤口感染等。其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其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抗真菌药物。
伏立康唑的用法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口服给药,患者体重≥40kg时,负荷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400mg;维持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200mg。患者体重<40kg时,负荷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200mg;维持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100mg。
静脉滴注的用法用量同样分为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负荷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6mg/kg;维持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3mg/kg(念珠菌感染)或4mg/kg(曲霉、赛多孢菌、镰孢霉感染)。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可以互换,并且可以进行序贯疗法,此时口服给药无需给予负荷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伏立康唑,除非对母亲的益处显著大于对胎儿的潜在毒性。育龄期妇女在使用伏立康唑期间需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2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认,2~<12岁的儿童和轻体重青少年(12~14岁且体重<50kg)以及青少年(12~14岁且体重≥50kg;15~17岁者)的安全有效性已经确认,应严格遵照推荐的剂量应用。老年人在使用伏立康唑时无需调整剂量。
伏立康唑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活性,尤其是CYP3A4,可能会显著增高通过这一同工酶代谢的药物的血药浓度。因此,在使用伏立康唑时,需谨慎与其他药物联用,特别是那些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如抗组胺药、奎尼丁、西沙比利、匹莫齐特和伊伐布雷定等。此外,伏立康唑与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联用可能会增加心脏问题发生的风险。
伏立康唑应储存在室温下,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伏立康唑,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可能对伏立康唑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储存时,尽量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伏立康唑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免受光的影响。
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特别是在儿童人群中,肝酶升高的频率更高。此外,儿童和成年人均需监测肝功能。儿童人群中的光毒性反应频率更高,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光保护措施。对于出现光老化损伤(例如雀斑样痣或雀斑)的儿童,建议避免阳光照射并进行皮肤病学随访(即使在停止治疗后)。
如果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如肝脏毒性、光毒性及鳞状细胞癌等严重皮肤反应、严重或长期视觉障碍和骨膜炎,应考虑停用伏立康唑并使用替代抗真菌药物。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期间,应避免从事有危险的工作,如驾驶或操作机器,因为伏立康唑可能会引起一过性的、可逆性的视觉改变,包括视物模糊、视觉改变、视觉增强和/或畏光。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