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托布鲁替尼(Pirtobrutinib)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共价(可逆)BTK抑制剂,自2023年1月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本文将详细介绍吡托布鲁替尼的上市时间、价格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吡托布鲁替尼(Pirtobrutinib)于2023年1月27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加速批准上市。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吡托布鲁替尼成为全球首款且唯一一款非共价(可逆)BTK抑制剂,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白。然而,截至目前,吡托布鲁替尼尚未在中国上市,也未进入中国医保目录。
吡托布鲁替尼的市场价格因地区和销售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个主要市场的价格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吡托布鲁替尼的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例如,当其他类似药物进入市场时,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此外,政府的药物政策和医保制度的变化也可能对其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使用选择和药物的可及性。
吡托布鲁替尼治疗期间,患者感染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包括机会性感染。因此,建议对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行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和使用抗菌药物。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迹象和症状,及时进行评估和适当治疗。必要时,可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用药。
吡托布鲁替尼的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事件。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约有3%出现大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甚至有0.3%的患者出现致命性出血。总体而言,17%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患者在使用吡托布鲁替尼期间应定期检查血液指标,如有出血迹象应及时就医。
吡托布鲁替尼可能导致血细胞减少症,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这些血细胞减少症可能会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因此,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血细胞计数。如果发现血细胞减少,医生可能会建议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直至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吡托布鲁替尼的使用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和房扑。在临床试验中,约有3.2%的患者报告了房颤或房扑,1.5%的患者报告了3级或4级房颤或房扑。其他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0.5%。特别是对于有心脏病史或高血压等风险因素的患者,更需谨慎使用。患者应密切关注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心悸、头晕、晕厥和呼吸困难,并及时就医。
通过了解吡托布鲁替尼的上市时间、价格及其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患者和医生可以更好地管理治疗过程,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患者能够受益于这一创新药物,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