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商品名为威凡®(Vfend®),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严重的真菌感染。本文将详细介绍伏立康唑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存储方法等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药物。
伏立康唑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真菌感染:
该药物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于2002年5月获得美国FDA批准,并已在中国上市,进入中国医保。市面上有多款仿制药,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购买该药。如遇药物紧缺,可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
伏立康唑的用法用量需严格遵循医嘱,以下是一般推荐的用法用量:
对于体重≥40kg的成人患者,推荐初始剂量为每次400mg,每日两次,维持剂量为每次200mg,每日两次。对于体重<40kg的成人患者,推荐初始剂量为每次200mg,每日两次,维持剂量为每次100mg,每日两次。
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可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初始剂量为每次6mg/kg,每12小时一次,维持剂量为每次4mg/kg,每12小时一次。滴注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
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伏立康唑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需谨慎使用:
伏立康唑与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一同使用可能会增加心脏问题发生的风险。尤其是对于伴有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患者,如曾接受过心脏毒性的化疗药物、心肌病、低钾血症等,需特别谨慎。
伏立康唑能够抑制CYP3A4酶的活性,与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如抗组胺药、奎尼丁、西沙比利、匹莫齐特和伊伐布雷定等合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改变。
伏立康唑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
伏立康唑与QTc间期延长有关,已有报道极少数使用伏立康唑的患者发生了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在伴有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需慎用。
在临床研究中,伏立康唑治疗组中有严重的肝脏反应,包括肝炎、胆汁瘀积和致死性的暴发性肝衰竭。通常停药后肝功能异常即能好转。
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时,应定期监测血电解质,如存在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则应纠正。
伏立康唑的正确存储方法对于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伏立康唑应储存于室温下,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
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伏立康唑,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对伏立康唑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储存时,要尽量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
伏立康唑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免受光的影响。
总之,伏立康唑(威凡®)是一种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正确的存储方法,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