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乐替尼(Alectinib)是一种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靶向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药物由罗氏制药公司生产,于2015年12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克唑替尼耐药后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艾乐替尼在临床上表现出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艾乐替尼(Alectinib)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阿来替尼,化学名为N-(2-氯-4-{[(1R,2R)-2-[(1S)-1-(环丙基羰基)乙氧基]环丙基]氨基}-6-甲基苯基)-N'-(5-氟-2-异丙基苯基)脲。该药物以600毫克口服胶囊的形式供应,每粒胶囊含有150毫克的阿来替尼。艾乐替尼通过抑制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艾乐替尼的推荐剂量为600毫克,每日两次,口服给药。患者应在餐后服用,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级)的患者,推荐剂量调整为450毫克,每日两次。治疗应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如果患者漏服一剂或在服用后出现呕吐,应按原定时间服用下一剂,不应补服漏服的剂量。
艾乐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便秘、水肿、肌痛和贫血。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和间质性肺病(ILD)/肺炎。患者在治疗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治疗开始后的前3个月内每两周监测一次肝功能,随后每月监测一次。如果出现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应更频繁地进行检测。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暂时停用艾乐替尼,调整剂量或永久停用。
艾乐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这些指标的异常升高可能是肝毒性的早期信号。如果患者出现黄疸、尿色加深、食欲不振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病(ILD)/肺炎是艾乐替尼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呼吸系统症状的变化,如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确诊为ILD/肺炎的患者应立即停用艾乐替尼,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艾乐替尼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艾乐替尼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强CYP3A抑制剂(如泊沙康唑)和强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此外,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艾乐替尼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中,温度不超过30℃。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以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药物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以免污染和损坏。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艾乐替尼。该药物可能对胎儿和哺乳婴儿造成伤害。育龄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至少2周内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应根据肝功能损害的程度调整剂量。轻度和中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或B级)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而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级)的患者应将剂量调整为450毫克,每日两次。
艾乐替尼的价格较高,每月的治疗费用约为12,000美元。患者在使用艾乐替尼前应咨询医疗保险政策,了解是否有报销或援助计划。部分患者可能符合药品制造商提供的援助项目,可以通过申请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