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奎妥单抗(Talquetamab)是一种双特异性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该药物由强生公司旗下的杨森制药公司与Genmab合作开发,于2023年8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加速批准,并于2025年2月11日在中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上市。本文将详细介绍塔奎妥单抗的适应症、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塔奎妥单抗适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四种疗法(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抗CD38单抗)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这种药物通过靶向GPRC5D/CD3,激活T细胞,诱导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发挥抗癌效果。
塔奎妥单抗的主要成分是talquetamab,这是一种双特异性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该药物通过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GPRC5D和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形成免疫突触,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这一机制不仅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性,还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
此外,塔奎妥单抗还能促进细胞因子的释放,进一步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能力。这些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等,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塔奎妥单抗应以皮下注射方式给药,且仅由具备相应医疗条件及支持措施的专业人员操作。为了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神经毒性的风险,初始治疗均采用递增(step-up)剂量方案,并须在给药后住院观察48小时。
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在使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CRS可能发生且严重,建议初次使用时采用递增剂量方案,并在给药后密切监测体温、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出现CRS迹象时,应立即停药,并根据严重程度采取支持治疗措施,如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给予退热药物等,待症状缓解后再按指导方案调整后续给药。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接受定期神经系统评估,发现意识、定向、语言或运动功能异常时,须立即中断给药并进行神经内科会诊。对于轻度症状,暂停治疗直至改善;如症状严重或反复出现,则建议永久停药。
塔奎妥单抗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感染迹象,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抗菌治疗。出现感染症状时,应暂停给药,并进行及时治疗。
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血液学异常、肝功能损害等问题。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淋巴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等。
塔奎妥单抗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育龄妇女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三个月内采用有效避孕措施。哺乳期女性在接受治疗期间以及停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哺乳。目前临床研究未在儿童群体中开展,不推荐用于儿童。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整体安全性及有效性与年轻患者无显著差异,但75岁及以上患者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和密切监测。
塔奎妥单抗在体内激活T细胞并引起细胞因子释放,该过程可能暂时抑制细胞色素P450(CYP)酶的活性,增加某些CYP底物药物的血药浓度。在与CYP酶底物合用时,应密切监测目标药物的血药浓度和毒性表现,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未开封的塔奎妥单抗注射液应储存在2°C~8°C的冷藏条件下。使用前应将药物放置于室温(15°C~30°C)下至少15分钟,使其达到均一温度,但不得采用其他加温方法。已配制的注射用溶液应立即使用,如需延迟使用,则可在2°C~8°C下保存不超过24小时,或在室温下保存24小时,超时则必须丢弃。
塔奎妥单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通过激活T细胞并诱导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CRS、神经毒性、感染风险等潜在不良反应,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完成治疗。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