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舒替尼(Bosutinib)是一种靶向性抗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该药物由辉瑞公司研发,于2012年9月4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对既往治疗(如伊马替尼)耐药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博舒替尼通过特异性抑制Bcr-Abl激酶的活性,阻止异常粒细胞的生成和增殖,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博舒替尼是一种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亲和力。它的分子结构使其能够在低浓度下发挥强大的抗癌作用,有效浓度比第一代药物伊马替尼更低。这种特性使得博舒替尼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博舒替尼主要通过抑制Bcr-Abl激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Bcr-Abl激酶是CML发病过程中的关键酶,其异常激活导致白血病细胞的无序增殖。博舒替尼通过阻断这一信号传导途径,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促进其凋亡。此外,博舒替尼还能够抑制Src家族激酶的活性,进一步增强其抗癌效果。
博舒替尼已被广泛应用于CML的治疗,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伊马替尼等一线治疗药物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临床研究显示,博舒替尼在治疗新诊断的慢性期CML患者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目前正在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
Ph+慢性期CM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博舒替尼100mg,每日1次,口服。服用时间应当一致,早上或晚上均可。Ph+加速期、急变期(急粒变和急淋变)CM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70mg,每日2次,分别于早晚服用。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博舒替尼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呕吐、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持续的腹泻、严重的皮肤反应或肝功能异常,应立即联系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暂时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减轻副作用。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博舒替尼的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因此这些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博舒替尼时也需特别注意,可能需要调整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
博舒替尼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尤其是影响肝脏代谢的药物。例如,某些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可能会增加博舒替尼的血药浓度,而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则可能降低其浓度。因此,患者在使用博舒替尼期间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博舒替尼的价格因地区和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土耳其版博舒替尼原研药为例,规格为500mg*28片的价格约为1,000美元。患者在购买和使用前应咨询专业的医疗保健机构,获取准确的价格信息和用药指导。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博舒替尼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性。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用药安全,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