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氟司特(Roflumilast)是一种用于治疗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药物,特别是那些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有加重史的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罗氟司特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这种药物。
罗氟司特的维持剂量是每天一次,每次500微克(mcg)。患者可以在伴或不伴食物的情况下服用,但为了保持药物吸收的一致性,建议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服用。维持剂量的目的是稳定患者的病情,减少COPD的急性加重。
在治疗的前4周,罗氟司特的起始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250微克(mcg)。这是为了帮助患者逐渐适应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4周后,剂量应增加至500微克,每天一次。虽然250微克的剂量并不是有效的治疗剂量,但逐渐增加剂量可以降低一些患者的停药率。
对于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B或C)的患者,不建议使用罗氟司特。而对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则无需调整剂量。此外,老年人使用罗氟司特时,不需要特别调整剂量,因为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之间的显著差异。
罗氟司特的代谢主要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CYP)酶,特别是CYP3A4和CYP1A2。因此,与CYP3A4和CYP1A2的强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合用时,会降低罗氟司特的全身暴露量,从而可能降低其治疗效果。相反,与CYP3A4和CYP1A2的抑制剂(如红霉素、酮康唑、氟伏沙明、依诺沙星、西咪替丁)合用时,会增加罗氟司特的全身暴露量,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在联合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仔细权衡风险与获益。
使用罗氟司特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因为该药物可能导致肝毒性。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包括淋巴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升高、钙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尿蛋白升高和钠降低。此外,罗氟司特还可能导致体重减轻,因此患者应定期监测体重,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或临床显著的体重减轻,应及时评估并考虑停药。
罗氟司特的使用与精神不良反应的增加有关,尤其是自杀倾向。在上市后,曾报告称有或无抑郁史的患者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包括自杀未遂。因此,在对有抑郁史和/或有自杀念头或行为的患者使用罗氟司特之前,开处方者应仔细权衡治疗的风险和益处。患者、其照顾者和家属应警惕失眠、焦虑、抑郁、自杀念头或其他情绪变化的出现或恶化,并在发生此类变化时及时联系医疗保健提供者。
罗氟司特应储存在20-25°C(68-77°F)的环境中,可允许在15-30°C(59-86°F)的范围内波动。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以免影响其稳定性和疗效。此外,药物应避光保存,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防止药物受潮。应将药物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
目前尚无罗氟司特在孕妇中的随机临床研究,也尚无关于罗氟司特在母乳中的存在、对母乳喂养婴幼儿的影响,或对乳汁分泌的影响的数据。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应使用罗氟司特。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不发生在儿童中,因此罗氟司特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认。目前不建议儿童使用罗氟司特。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