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格替尼(安伯瑞)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定类型肺癌的靶向药物,特别是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了显著的疗效。该药物通过抑制异常激活的ALK蛋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布格替尼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布格替尼(安伯瑞)是一种选择性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并抑制ALK蛋白的活性。ALK蛋白在某些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异常激活,导致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通过抑制ALK蛋白,布格替尼可以有效阻断这些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布格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答率和持久的治疗效果。
布格替尼的推荐剂量为前7天每天口服一次90毫克,之后增加到每天口服一次180毫克。这种逐步增加剂量的方法有助于减少初期的不良反应。患者应整片吞服药物,不要压碎或咀嚼药片。布格替尼可以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但建议保持一致性。如果因不良反应以外的原因中断布格替尼治疗14天或更长时间,则在恢复治疗时应先以90毫克每天一次的剂量重新开始,持续7天后再增加到之前耐受的剂量。
在布格替尼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胰酶升高、肝毒性或高血糖症,应暂停服用布格替尼,并在症状缓解后以相同剂量或降低剂量继续治疗。此外,与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时,也需调整布格替尼的剂量。具体调整方案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在使用布格替尼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和生化指标的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医生会定期检查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CPK)、胰酶(如脂肪酶和淀粉酶)、肝功能(如AST、ALT和总胆红素)以及血糖水平。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暂停用药。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肿瘤的变化情况。
布格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视觉问题、恶心、腹泻、疲劳、咳嗽和高血压。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或心律失常,应立即就医并暂停用药。对于轻微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支持治疗来缓解症状。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应继续使用或优化降压药物治疗;对于腹泻患者,可以使用止泻药物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布格替尼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应避免与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和诱导剂同时使用。如果无法避免合用,需调整布格替尼的剂量。例如,与强效CYP3A抑制剂合用时,应将布格替尼剂量降低约50%;与中效CYP3A抑制剂合用时,应将剂量降低约40%。相反,与CYP3A诱导剂合用时,应增加布格替尼的剂量。患者在使用其他药物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安全。
布格替尼应储存在原包装中,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且远离阳光直射的地方,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患者应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及时联系医生或药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