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ntedanib,中文名为尼达尼布,是一种由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药物自2014年在美国首次获批上市以来,已在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批准。尼达尼布主要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某些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ILD)以及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Sc-ILD)。其通过抑制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 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1-3)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 α和β),发挥抗纤维化和抗肿瘤的作用。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肺部组织逐渐纤维化,导致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下降。尼达尼布通过抑制上述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减少肺部纤维组织的形成,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临床研究表明,尼达尼布可以显著减缓IPF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尼达尼布也被用于治疗某些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ILD),这些疾病同样表现为肺部纤维化,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尼达尼布通过阻断酪氨酸激酶,减少纤维化过程,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对于这些患者,尼达尼布不仅能够改善肺功能,还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伴随间质性肺疾病(ILD)。尼达尼布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等受体酪氨酸激酶,减少肺部纤维化,从而减缓SSc-ILD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临床研究显示,尼达尼布能够显著改善SSc-ILD患者的肺功能,延长生存期。
尼达尼布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肝酶升高,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可以减少尼达尼布的剂量,而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则不建议使用。如果肝酶升高超过1.5倍正常值上限,应暂停使用尼达尼布,直至肝功能恢复正常。
尼达尼布可能会增加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如已知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使用尼达尼布治疗时,应密切监测心血管状况,如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的迹象或症状,应考虑中断治疗。
尼达尼布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和呕吐。大多数患者出现的腹泻为轻度至中度,通常发生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对于出现腹泻的患者,可以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进行治疗。如果腹泻持续存在,可能需要减少尼达尼布的剂量或中断治疗。对于持续出现恶心或呕吐症状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减少剂量或中断治疗。恢复用药时,可以从较低剂量(100mg,每日两次)开始,逐渐增加至全剂量(150mg,每日两次)。
基于动物研究发现,尼达尼布可能对胎儿造成损伤。因此,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接受尼达尼布治疗时避免怀孕,并在治疗开始时、治疗期间以及使用最后一剂尼达尼布后至少3个月内使用高效避孕药。尼达尼布不会改变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患者服用含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口服避孕药的风险,但口服激素避孕药的功效可能会因呕吐和/或腹泻等情况而受到影响,建议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其他高效的避孕方法。
尼达尼布作为一种有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肺纤维化疾病的治疗。其通过抑制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减少肺部纤维组织的形成,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使用尼达尼布时需要注意肝功能损害、心血管风险、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孕妇和育龄妇女的用药安全,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