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商品名为Vitrakvi,是一种针对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旨在提供拉罗替尼的详细使用指南,包括药物的基本信息、用法用量、存储条件、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等。
拉罗替尼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于2018年11月26日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该药物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实体瘤患者的治疗,特别是NTRK基因融合阳性的患者。拉罗替尼通过抑制NTRK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活性,阻断肿瘤生长和扩散。
拉罗替尼有胶囊剂和口服溶液剂两种剂型。胶囊剂分为25mg和100mg两种规格,100mg拉罗替尼相当于123mg硫酸拉罗替尼。口服溶液剂的规格为20mg/ml,20mg/ml拉罗替尼相当于24.6mg/ml硫酸拉罗替尼。
拉罗替尼已在中国上市,并已进入中国医保。市面上有多款仿制药,例如老挝卢修斯(100mg*30粒,约206美元/盒)、孟加拉珠峰(100mg*30粒,约549美元/盒)和孟加拉耀品国际(100mg*30粒,约549美元/盒)。
成人及体表面积至少1平方米的儿童患者的推荐剂量为每天口服两次,每次100毫克,可与食物同服或不与食物同服。体表面积小于1平方米的儿科患者的推荐剂量为每天口服两次,每次100mg/m2,也可与食物同服或不与食物同服。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
拉罗替尼与强效或中度CYP3A4抑制剂(如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阿扎那韦、利托那韦、克拉霉素等)合用可能会增加拉罗替尼的血浆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如果无法避免,需根据推荐剂量调整拉罗替尼的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拉罗替尼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贫血、肌肉骨骼疼痛、疲劳、低白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碱性磷酸酶升高、咳嗽、白细胞减少症、便秘、腹泻、头晕、低钙血症、恶心、呕吐、发热、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腹痛。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调整用药方案。
孕妇应慎用拉罗替尼,建议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拉罗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不应母乳喂养。儿童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轻度肝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度肝损伤患者应遵医嘱使用。肾功能受损患者一般不需调整剂量。
拉罗替尼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胶囊剂应储存在20°C-25°C下,允许在15°C-30°C的温度下进行运输。口服溶液剂应在2°C-8°C中冷藏,避免冷冻。药物应远离阳光直射,避免受潮,保持包装完整性。
希望本文提供的拉罗替尼使用指南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