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乐替尼是一种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蔓延。本文将详细介绍艾乐替尼的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药物。
艾乐替尼的推荐剂量为60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患者应持续服用艾乐替尼,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级)的患者,推荐剂量为45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艾乐替尼应与食物一起服用,不要打开或溶解胶囊。如果患者漏服一剂或在服用后出现呕吐,应按规定时间服用下一剂,无需补服漏服的剂量。
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需咨询医学顾问进行剂量调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包括疲劳、便秘、水肿、肌痛和贫血。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停用艾乐替尼并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
孕妇使用艾乐替尼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最终剂量后1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哺乳期妇女在使用艾乐替尼期间和最终剂量后1周内不应母乳喂养。儿科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轻度或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不建议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低于30毫升/分钟)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
在接受艾乐替尼治疗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治疗前3个月内每两周监测一次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之后根据临床需要每月监测一次。若出现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应更频繁地进行检测,并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停用或减少剂量。
使用艾乐替尼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致命的间质性肺病(ILD)/肺炎。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恶化,应及时进行诊断评估。诊断为ILD/肺炎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艾乐替尼治疗。如果未发现其他ILD/肺炎的潜在原因,应永久停用艾乐替尼。
艾乐替尼应储存在不超过30℃的环境下,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药物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此外,艾乐替尼应远离阳光直射,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防药物受潮。
通过以上详细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艾乐替尼,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