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格替尼(Briga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款药物自2017年在美国获得加速批准以来,一直备受关注。2022年3月24日,布格替尼终于在中国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布格替尼(Brigatinib)的上市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早在2017年4月28日,该药物就已经在美国获得了FDA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此后,武田制药一直积极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和注册工作。2021年1月21日,布格替尼的上市申请终于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经过一年多的严格审查,2022年3月24日,布格替尼终于获得了NMPA的批准,正式在中国上市。
布格替尼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根据ALTA-1L试验的结果,布格替尼在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试验数据显示,布格替尼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8%,这意味着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脑部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外,布格替尼还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降低57%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布格替尼在中国市场的上市,无疑为中国的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目前,布格替尼在国内的售价约为7083.68美元(30mg*90片/盒)。虽然价格较高,但对于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案。武田制药也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例如提供援助项目和医保报销政策。
布格替尼适用于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推荐的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90毫克,连续服用7天。如果患者能够耐受90毫克的剂量,可以在第8天将剂量增加至每日一次,每次180毫克。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布格替尼的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长期使用安全性可耐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疲劳、肌痛、皮疹等。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胸痛、视力改变等,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布格替尼,因为该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老年人使用布格替尼时应特别谨慎,必要时需减少剂量。在用药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