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托布鲁替尼(Pirtobrutinib,商品名:Jaypirca)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属于第三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吡托布鲁替尼通过非共价、可逆的方式抑制BTK的活性,从而阻断B细胞的信号传导路径,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这种独特的机制使其在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吡托布鲁替尼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非共价方式与BTK蛋白结合,形成氢键,而不与Cys-481位点发生共价结合。这一特性使其能够克服由于BTK活化导致的耐药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BTK在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中起关键作用,通过抑制BTK,吡托布鲁替尼能够有效抑制B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吡托布鲁替尼适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两种系统疗法(包括BTK抑制剂)的复发性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此外,吡托布鲁替尼还适用于治疗患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包括一种BTK抑制剂和一种BCL-2抑制剂。这种广谱的适应症使吡托布鲁替尼成为多种淋巴瘤类型的有效治疗选择。
吡托布鲁替尼尚未在中国上市,也未进入中国医保,但市面上已有仿制药。老挝卢修斯版仿制药的价格约为370美元一盒,每盒包含50毫克*30片。患者可以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务必注意药品的真伪和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到假药或劣药。
使用吡托布鲁替尼治疗的患者感染风险增加,包括机会性感染。建议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和抗菌预防。监测患者的感染体征和症状,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评估并进行适当治疗。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减少剂量、暂时停药或永久停药。
吡托布鲁替尼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事件,包括胃肠道出血。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约3%出现3级或以上出血,0.3%的患者出现致命性出血。17%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不包括瘀伤和瘀点。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吡托布鲁替尼可导致血细胞减少症,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定期检查血常规,监测血细胞计数的变化。如果出现明显的血细胞减少,应根据严重程度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
使用吡托布鲁替尼的患者报告了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和房扑。在临床试验中,3.2%的患者报告了房颤或房扑,1.5%的患者报告了3级或4级房颤或房扑。其他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0.5%。对于有心脏病风险因素(如高血压)或既往心律失常的患者,风险可能会增加。医生应监测心律失常的体征和症状,并根据严重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吡托布鲁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BTK抑制剂,在治疗多种类型的淋巴瘤方面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