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舒单抗(Denosumab)是一种全人源IgG2单克隆抗体药品,由美国安进公司研发。它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骨巨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和实体肿瘤的骨转移等多种骨骼疾病。地舒单抗通过抑制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作用,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从而增强骨密度并降低骨折风险。该药物在2010年首次在美国获得批准使用,并于2020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地舒单抗的主要适应症包括:
1. 骨质疏松症:适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和男性骨质疏松症。
2. 骨巨细胞瘤:适用于不可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患者。
3. 多发性骨髓瘤和实体肿瘤的骨转移: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肿瘤导致的骨相关事件,如骨折、脊髓压迫等。
地舒单抗的作用机制在于它是一种RANKL抑制剂。RANKL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能够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激活,进而导致骨吸收。地舒单抗通过与RANKL结合,阻止其与破骨细胞前体上的RANK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这种机制有效地减少了骨吸收,增加了骨密度,降低了骨折的风险。
地舒单抗通常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具体的剂量和频率如下:
1. 骨质疏松症:每6个月注射一次,每次60毫克。
2. 骨巨细胞瘤:每4周注射一次,每次120毫克。在治疗的第一个月,第8天和第15天分别再注射120毫克。
3. 多发性骨髓瘤和实体肿瘤的骨转移:每4周注射一次,每次120毫克。在治疗的第一个月,第8天和第15天分别再注射120毫克。
地舒单抗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低钙血症和其他矿物质代谢改变。因此,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血液钙水平检测,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必要时,应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
地舒单抗可能导致超敏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和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此外,长期使用地舒单抗还可能引起颌骨坏死。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任何异常症状。如果出现口腔疼痛、牙龈肿胀或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地舒单抗在某些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特别注意:
1. 孕妇:孕妇禁止使用地舒单抗,因为它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2. 哺乳期女性:目前尚无关于地舒单抗是否通过母乳分泌的信息,建议哺乳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停止母乳喂养。
3. 儿童:地舒单抗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不推荐用于儿童患者。
4. 老年人:老年人使用地舒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年轻人相当,但老年人可能对药物更敏感,需密切监测。
地舒单抗应保存在原纸箱中,放置在2°C至8°C的冰箱中,避免冷冻。在给药前,药物可在室温下(最高25°C)保存,但不得超过14天。如果在14天内未使用,药物应丢弃。使用时应避免药物接触高温,以免影响药效。
地舒单抗的价格因地区和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美国,60毫克的地舒单抗注射液价格约为71美元,120毫克的价格约为146美元。在中国,地舒单抗已经纳入医保,报销比例和额度有所提高,患者购买时可以节省大量开支。
地舒单抗作为一种重要的RANKL抑制剂,对于多种骨骼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低钙血症、超敏反应等潜在风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