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仑伐替尼(Lenvima)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和局部复发/转移、进展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然而,作为一种强效的抗癌药物,仑伐替尼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些明确的禁忌症,这些禁忌症不仅关系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并遵守这些禁忌症至关重要。
在使用仑伐替尼之前,医生和患者都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禁忌症,以避免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以下是仑伐替尼的主要禁忌症:
仑伐替尼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因此在开始治疗前,患者的血压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患者在治疗前已经患有高血压,应在开始仑伐替尼治疗前接受稳定剂量的降压治疗至少1周。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应暂缓使用仑伐替尼。
仑伐替尼可能增加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的风险,尤其是在有高血压或动脉瘤病史的患者中。因此,在开始使用仑伐替尼之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相关风险。如果有明显的动脉瘤或动脉夹层风险,应避免使用仑伐替尼。
仑伐替尼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蛋白尿,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肾病综合征。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2+,应考虑暂停给药或调整剂量。如果发生肾病综合征,应立即停用仑伐替尼。
仑伐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妊娠妇女应避免使用仑伐替尼。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仑伐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剂量后至少30天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使用仑伐替尼,因为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了解这些禁忌症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和预防潜在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除了了解禁忌症,患者在使用仑伐替尼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高血压是仑伐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因此,患者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在治疗开始后的1周内应监测血压,之后的两个月内每2周监测一次,此后每月监测一次。如果血压升高,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仑伐替尼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应根据标准医学实践进行治疗,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仑伐替尼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特别是在接受大型外科手术的患者中。因此,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大型外科手术,应考虑暂停仑伐替尼治疗。术后重新使用仑伐替尼的时机应根据伤口愈合情况由医生决定。
仑伐替尼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口腔和牙科感染。因此,患者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前应进行牙科检查,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仑伐替尼的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