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瑞替尼是一种重要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该药物由诺华公司研发,自2014年在美国获得FDA批准以来,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本文将详细介绍塞瑞替尼的上市时间和价格表。
塞瑞替尼(Ceritinib)最早于2014年4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此前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或者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一批准标志着塞瑞替尼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上市。
在中国市场,塞瑞替尼的上市时间为2018年5月。2018年5月3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塞瑞替尼在中国上市,这一举措为中国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随后,塞瑞替尼迅速被纳入中国医保目录,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可及性和经济负担能力。
除了美国和中国,塞瑞替尼还在欧盟、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批准。这些地区的患者同样受益于这一创新药物,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塞瑞替尼刚上市时,美国市场的价格相对较高。2014年,塞瑞替尼在美国的零售价格约为13,000美元/盒,每盒包含30粒150mg的胶囊。随着市场竞争和医保政策的变化,这一价格逐渐有所调整。
在中国市场,塞瑞替尼的价格经历了多次调整。2018年10月,塞瑞替尼进入中国医保目录后,价格从最初的约4,450美元/盒(29,700元人民币)下调至约3,920美元/盒(26,850元人民币)。医保报销后的实际支付价格会更低,具体取决于各地区的报销比例。
在欧盟和日本,塞瑞替尼的价格因各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和政策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这些国家的患者可以通过国家医疗保险计划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减轻个人负担。
在开始使用塞瑞替尼之前,患者应进行详细的ALK基因检测,以确认是否适合使用该药物。这一检测应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中进行,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同时,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用药方案。
在使用塞瑞替尼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疲劳等。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患者在使用塞瑞替尼期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避免吸烟和饮酒,减少摄入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同时,患者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和辐射,以保护身体健康。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