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曲波帕(Eltromb帕)是一种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尤其适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以及因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本文将详细介绍艾曲波帕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艾曲波帕是一种口服非肽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它通过高度选择性地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结合,模拟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的功能,从而有效刺激骨髓中的巨核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这一过程是血小板生成的关键环节,使得血小板的数量得以提升。这对于因血小板减少而面临出血风险的患者而言,无疑是一种福音。
在临床上,艾曲波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这类患者往往对传统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反应不佳,或者存在无法耐受的副作用。艾曲波帕的出现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此外,艾曲波帕还被探索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虽然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已显示出初步的积极效果。
艾曲波帕的用法用量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对于患有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成人和6岁及以上儿童患者,初始剂量为50毫克,每日一次。对于东亚/东南亚血统或患有轻度至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Child-Pugh A、B、C级),剂量应减少至25毫克,每日一次。对于东亚/东南亚血统且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Child-Pugh A、B、C级),考虑剂量减少至12.5毫克,每日一次。
患者应每天在相同时间服用药物,并且应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此外,应避免与富含钙、铁、镁等矿物质的食物或补充剂同时服用,因为这些物质会与艾曲波帕发生螯合作用,降低药物的吸收效果。
艾曲波帕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腹痛和肝功能异常等。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小板计数,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皮肤黄染或眼白发黄等肝功能损害的迹象,应立即联系医生。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和血栓形成,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眼睛或皮肤发黄、精神错乱、肢体突然不协调且言语不清等症状。因此,患者在使用艾曲波帕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如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患者在使用艾曲波帕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以保障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艾曲波帕作为一种高效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手段。患者在使用艾曲波帕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注意药物的储存和使用方法,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小板计数,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