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帕塞替尼(Capivasertib)是一种新型的药物,专门用于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该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获得了多个重要监管机构的批准,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然而,对于中国的患者来说,卡帕塞替尼的上市情况及其购买渠道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详细介绍卡帕塞替尼的上市情况及如何合法合规地购买这一药物。
卡帕塞替尼已于2022年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正式上市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乳腺疾病。2023年11月16日,卡帕塞替尼再次获得美国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疾病。这些批准标志着卡帕塞替尼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截至2025年3月,卡帕塞替尼尚未在中国正式上市。2023年10月10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卡帕塞替尼片的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这意味着卡帕塞替尼在中国上市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加,但目前患者仍无法通过国内医院或药店购买到这一药物。
由于卡帕塞替尼尚未在中国正式上市,患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合法合规地购买这一药物:
卡帕塞替尼联合氟维司汀适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经FDA批准的试验检测出有一种或多种PIK3CA/AKT1/PTEN改变,在转移环境中至少接受一种内分泌治疗方案进展,或在辅助治疗完成后12个月内复发。
卡帕塞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400毫克,可伴或不伴进食一起服用。服用时应整片吞服,不要掰碎、压碎或咀嚼药片。如果患者漏服或呕吐了一剂药物,不要补服该剂,在预定时间服下一剂药物即可。
卡帕塞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包括水肿、恶心、肌肉骨骼疼痛、疲劳、呕吐、呼吸困难、咳嗽和食欲减少。患者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期间应密切关注这些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联系医生。
如果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病/肺炎(ILD)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应立即停用卡帕塞替尼,并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确诊为间质性肺病/肺炎(ILD),则应永久停药。
在接受卡帕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肝毒性现象。因此,在开始使用卡帕塞替尼之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和总胆红素)。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每2周监测一次肝功能,之后每月监测一次或根据临床指征进行监测。如果患者的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应更频繁地进行检测,并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停用、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卡帕塞替尼。
总之,卡帕塞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乳腺癌治疗药物,其全球上市情况良好,但在中国尚未正式上市。患者可以通过正规医疗服务机构、海外医疗旅行或参与临床试验等方式合法合规地购买这一药物。在使用卡帕塞替尼的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药物的适应症、用药方法及常见不良反应,并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