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舒替尼(Bosutinib)在国内的上市情况一直是患者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重要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博舒替尼被广泛用于治疗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然而,截至目前,博舒替尼尚未在中国市场正式上市。本文将详细介绍博舒替尼的国内外上市情况及其相关的信息。
博舒替尼(Bosutinib)是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该药物于2012年9月4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正式在美国上市。随后,博舒替尼在2013年3月27日获得欧盟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在欧洲多个国家上市。此外,博舒替尼还于2014年12月1日在日本上市,并于2023年1月12日在韩国上市。
在美国市场,博舒替尼的常见规格及价格如下:
而在土耳其生产的美国辉瑞版博舒替尼价格则有所不同:
虽然博舒替尼在多个国家已经成功上市,但在中国市场的上市进展却较为缓慢。截至目前,博舒替尼尚未在中国正式上市,也未进入中国医保目录。这意味着国内患者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到该药物,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取。
对于需要使用博舒替尼的患者,建议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这些机构通常会有合法的进口渠道,能够提供真品保障。同时,患者在购买时应注意检查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批号,避免购买到假药或劣药。
博舒替尼主要用于治疗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Ph+CML),特别是那些对既往治疗(如伊马替尼)具有抵抗性或不耐受性的患者。该药物适用于慢性期(CP)、加速期(AP)或爆发期(BP)的Ph+CML患者。
在使用博舒替尼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通常情况下,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00mg,口服。如果患者对100mg的剂量反应良好,医生可能会逐渐增加剂量至400mg或500mg。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皮疹等。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严重腹泻或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除了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通过综合管理,患者可以在用药期间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