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比替定(Lurbinectidin),也称为Zepzelca、卢比克替定、芦比替定、鲁贝替定、鲁比卡丁、卢比替丁,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该药物由西班牙PharmaMar公司研发,并于2020年6月获得美国FDA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在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SCLC成人患者。
卢比替定是一种选择性的DNA小沟槽结合剂,通过与DNA的小沟槽结合,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导致癌细胞的凋亡。与传统的化疗药物不同,卢比替定具有独特的机制,能够克服一些耐药性问题,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卢比替定还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一步增强其抗癌作用。
在一项2期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篮子试验中,卢比替定显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该试验纳入了105名在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SCLC患者。结果显示,卢比替定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5.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5.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9.2个月。这些数据表明,卢比替定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延缓疾病进展速度。
卢比替定主要适用于在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成人患者。这类患者通常对传统化疗药物的反应较差,而卢比替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此外,临床研究表明,卢比替定对某些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在NSCLC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卢比替定的推荐剂量为3.2mg/m²,每21天静脉输注一次,每次60分钟。在使用卢比替定前,应确保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500/mm³且血小板计数≥100,000/mm³。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常见的减量方案包括首次减量至2.6mg/m²,第二次减量至2.0mg/m²。
应避免卢比替定与强CYP3A抑制剂和诱导剂联合使用。强CYP3A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等)可能会增加卢比替定的血药浓度,增加毒副作用;而强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妥英等)则可能减少卢比替定的全身暴露量,降低其疗效。如果必须联用,应调整卢比替定的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孕妇使用卢比替定可能会对胎儿造成损害,因此在治疗前应告知孕妇并慎用。哺乳期女性在使用卢比替定期间及末次给药后2周内应避免母乳喂养。有生殖能力的女性和男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不推荐使用。老年患者在使用卢比替定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特别是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在使用卢比替定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此外,患者应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如有任何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卢比替定应冷藏储存在2-8°C的冰箱中,避免光照。药品的有效期为24个月,患者在购买时应注意检查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品。复溶后的卢比替定溶液应在室温或2-8°C条件下储存不超过24小时,包括输注时间。
卢比替定在香港的原研药规格为4mg/瓶,药品价格大致为每两盒1082美元。由于卢比替定未在中国上市,患者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甄别药品真伪,确保用药安全。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