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米苷酶是一种治疗1型戈谢病的关键药物,由法国赛诺菲药厂研发生产。该药物于1994年在美国获得上市批准,1997年在欧洲获批,商品名为思而赞(Cerezyme)。伊米苷酶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是一种具有497个氨基酸的糖蛋白,能够特异性催化葡萄糖脑苷酯水解,使其降解为葡萄糖和神经酰胺。本文将详细介绍伊米苷酶的原研厂家及其相关背景。
伊米苷酶的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葡萄糖脑苷酯酶的类似物。经过多年的努力,法国赛诺菲药厂(Sanofi Genzyme)成功开发出伊米苷酶,并于1994年在美国获得上市批准,1997年在欧洲获批。伊米苷酶的问世为1型戈谢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伊米苷酶的生产过程严格遵循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法国赛诺菲药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生物技术,确保每一瓶伊米苷酶都符合最高的质量标准。伊米苷酶是一种单体糖蛋白,含有497个氨基酸组成的催化核心,能够特异性地催化葡萄糖脑苷酯的水解反应。
伊米苷酶目前主要由法国赛诺菲药厂生产和供应。该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伊米苷酶的价格大约为364美元一盒,每盒包含400U/10ml的剂量。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伊米苷酶仍然是治疗1型戈谢病的首选药物。
伊米苷酶适用于成人和2岁及以上的1型戈谢病儿童患者。该病可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症、骨骼疾病、肝脾肿大等症状。伊米苷酶通过静脉输注给药,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由医生确定。一般情况下,初始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5 U,每周一次。根据患者的反应,剂量可逐渐调整。
伊米苷酶不含防腐剂,需用无菌技术进行重组和稀释。具体步骤如下:
在使用伊米苷酶的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肺动脉高压、肺炎等。约15%的患者在第一年治疗期间出现抗伊米苷酶IgG抗体,其中约46%的IgG抗体阳性患者出现过敏症状。因此,患者在使用伊米苷酶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心肺功能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通过上述详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伊米苷酶在治疗1型戈谢病方面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法国赛诺菲药厂作为该药物的原研厂家,以其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生产管理,确保了伊米苷酶的质量和疗效。对于患者而言,了解伊米苷酶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