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立康唑(威凡)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食管念珠菌病以及其他严重的真菌感染。本文将详细介绍伏立康唑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及用药注意事项。
伏立康唑(威凡)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食管念珠菌病、不能耐受其他药物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赛多孢菌和镰孢菌所致的严重真菌感染。此外,它还用于治疗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念珠菌血症、念珠菌属所致播散性皮肤感染与腹部、肾脏、膀胱及伤口感染等。
伏立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lanosterol 14α-demethylase。这一酶的抑制导致真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杀死或抑制真菌的生长。
临床研究表明,伏立康唑对多种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在免疫抑制患者和重症感染患者中,伏立康唑显示出了较高的治疗成功率。然而,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以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
伏立康唑的用法用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一般情况下,成人患者(体重≥40kg)的初始剂量为第1天每次400mg,每日2次;从第2天开始,每次200mg,每日2次。儿童患者(2岁及以上)的剂量则需要根据体重调整。具体剂量应遵循医生的指导。
1. **肝功能监测**:患者在接受伏立康唑治疗时必须仔细监测肝毒性。治疗开始时应进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特别是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在第一个月内至少每周检查一次。如果肝功能指标显著升高,应停用伏立康唑。
2. **视觉障碍**:伏立康唑可能引起视觉不良反应,如视物模糊、视神经炎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如果连续治疗超过28天,需监测视觉功能,包括视敏度、视野以及色觉。
3. **心血管系统**:伏立康唑与QTc间期延长有关,可能增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在伴有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需慎用伏立康唑,如先天性或获得性QTc间期延长、心肌病、低钾血症等。
1. **贮存方法**:伏立康唑应储存在室温下,避免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药物应密封、防潮、避光保存,以保持其稳定性。
2. **包装完整性**:伏立康唑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3. **避免光毒性**:伏立康唑与光毒性有关,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日光直射,并适当使用防护服和高防晒因子(SPF)的防晒霜等措施。
伏立康唑可能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特别是那些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常见的相互作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奎尼丁、西沙比利、匹莫齐特和伊伐布雷定等。在合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药物的血药浓度和患者的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
伏立康唑(威凡)是一种重要的抗真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严重的真菌感染。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同时,注意药物的贮存方法和包装完整性,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