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拉帕利(Niraparib,商品名:Zejula)是一种高效的PARP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这些癌症通常对基于铂的化疗有完全或部分缓解。然而,不同人群在使用尼拉帕利时需要注意一些特定事项,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尼拉帕利在特殊用药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尼拉帕利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中的使用需要特别谨慎。动物研究表明,尼拉帕利具有胚胎-胎儿毒性,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或流产。因此,育龄期女性在开始尼拉帕利治疗前必须进行妊娠测试,并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如果在治疗期间意外怀孕,应立即告知医生并讨论后续处理方案。
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尼拉帕利,因为目前尚不清楚该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分泌,从而对婴儿造成潜在风险。为了保障婴儿的安全,建议在治疗期间停止哺乳。
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物代谢能力可能下降,因此在使用尼拉帕利时需要调整剂量。轻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 51-80 mL/min)的患者可以按常规剂量使用尼拉帕利,无需调整。对于中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 31-50 mL/min)的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200 mg(2片100 mg片剂),分两次服用。重度肾功能损害或终末期肾病患者(肌酐清除率 ≤ 30 mL/min)不推荐使用尼拉帕利,因为缺乏相关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数据。
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肝脏代谢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同样需要调整尼拉帕利的剂量。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分级 A或B)的患者可以按常规剂量使用尼拉帕利,无需调整。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分级 C)的患者不推荐使用尼拉帕利,因为缺乏相关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数据。
尼拉帕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等。患者在使用尼拉帕利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一旦发现血细胞计数显著下降,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
尼拉帕利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一些不良反应,如心悸、高血压等。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压和心率,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在使用尼拉帕利时应更加谨慎,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尼拉帕利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的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如果症状严重,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使用止吐药等对症治疗。
尼拉帕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尼拉帕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