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立康唑(威凡)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本文将详细介绍伏立康唑的作用与功效,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禁忌。
伏立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中的关键酶——14α-去甲基化酶,从而干扰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固醇的合成。这会导致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受损,最终导致真菌死亡。伏立康唑对多种真菌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包括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等。
伏立康唑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严重的真菌感染,如侵袭性曲霉病、念珠菌血症、播散性皮肤真菌感染、食管念珠菌病等。它还被用于预防免疫抑制患者的真菌感染,特别是器官移植和恶性血液病患者。
与其他抗真菌药物相比,伏立康唑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可以口服和静脉注射,适应症广泛,且耐受性良好。它的半衰期较长,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此外,伏立康唑对某些难治性真菌感染也有较好的疗效。
患者在接受伏立康唑治疗时必须仔细监测肝毒性。建议在开始治疗时进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特别是在第一个月内至少每周检查一次。治疗时间应尽可能短,但如果治疗继续,检查频率可以降为每月一次。肝功能异常时,应及时停药并评估患者的效益-风险。
伏立康唑可能引起视觉障碍,尤其是疗程超过28天时。建议在连续治疗超过28天时监测视觉功能,包括视敏度、视野和色觉。如果出现视物模糊、视神经炎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伏立康唑与QTc间期延长有关,极少数患者可能因使用伏立康唑而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在伴有心律失常危险因素时应慎用伏立康唑,如先天性或获得性QTc间期延长、心肌病、低钾血症等。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监测血电解质,纠正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低钙血症。
伏立康唑与光毒性有关,包括雀斑、雀斑样痣、光化性角化病和假性卟啉症等反应。建议所有患者在伏立康唑治疗期间避免日光直射,并适当使用防护服和高防晒因子(SPF)的防晒霜等措施。儿童患者尤其需要严格采取光保护措施,因为他们在伏立康唑治疗期间的光毒性反应频率更高。
伏立康唑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的安全性尚未充分评估,一般不建议孕妇使用,除非对母亲的益处显著大于对胎儿的潜在毒性。伏立康唑在2岁以下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2岁以上儿童患者应严格遵照推荐剂量使用。
通过以上详细的介绍,希望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时能够更加安全和有效。合理用药,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就医,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