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达尼布(Nintedanib)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中国,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购买到尼达尼布,包括专科医院药房、在线药店、医保定点药店以及药品代理商。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购买渠道,并提供一些用药注意事项。
国内的专科医院药房通常是获取尼达尼布的重要途径。这些药房与医院的呼吸内科或肺科紧密合作,提供处方药物服务,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所需的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就诊时向医生咨询具体的购买流程和药房地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在线药店提供处方药物的购买服务。一些知名的互联网药店或药品电商平台可能销售尼达尼布。在购买时,患者需要提供相关的处方信息,并选择可信赖和合法的在线药店。这样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参加医保的患者来说,医保定点药店是购买尼达尼布的重要途径。通过医保定点药店购买药物,患者可以享受医保报销的福利,减轻经济负担。患者可以向医生或医保相关部门咨询,了解附近的医保定点药店地址和购买流程。
一些药品代理商可能提供尼达尼布的销售和配送服务。患者可以通过与代理商联系,询问关于药物供应渠道和价格等细节。在选择代理商时,患者应确保其合法性和信誉度,以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使用尼达尼布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如果出现肝酶升高,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具体来说,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或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在1.5倍正常值上限(ULN)之内,且无中度肝损伤(Child-Pugh B)迹象时,可中断治疗,或将剂量降低至每次100mg,每日两次。当肝酶恢复至基线值时,可以重新使用降低剂量(每次100mg,每日两次)治疗,随后增加至完整剂量(每次150mg,每日两次)。
服用尼达尼布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因此在治疗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包括已知的冠状动脉疾病)时要谨慎。对于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迹象或症状的患者,应考虑中断治疗。
基于尼达尼布的作用机制,该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在上市后期间,观察到尼达尼布会导致非严重和严重出血事件,其中一些是致命风险。因此,只有在预期益处超过潜在风险的情况下,才在已知出血风险的患者中使用尼达尼布。
尼达尼布可能会引起腹泻和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腹泻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大多数患者出现轻度至中度腹泻,发生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出现腹泻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或中断治疗。在首次出现腹泻症状时,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进行治疗。如果腹泻持续,则考虑减少用药剂量或中断治疗。对于经过适当支持治疗(包括抗呕吐治疗)后仍持续出现恶心或呕吐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剂量或中断治疗。
尼达尼布尚未在儿童患者中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因此不建议在儿童中使用。对于老年患者(≥65岁),与年龄小于65岁的患者相比,未观察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总体差异。对于≥75岁的患者,更有可能需要通过降低剂量的方式来管理不良反应。对于轻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 A级),应谨慎使用尼达尼布。
尼达尼布的价格在不同渠道和地区的波动较大,但一般在400-500美元之间。患者在购买时应注意药品的真伪和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尼达尼布,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