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美替尼(Binimetinib、Mektovi)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特别是黑色素瘤。本文将详细介绍贝美替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贝美替尼主要适用于治疗具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这种突变在大约一半的黑色素瘤病例中存在。贝美替尼通常与另一种靶向药物康奈非尼(Encorafenib)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虽然贝美替尼的主要适应症是黑色素瘤,但研究人员也在探索其在其他类型癌症中的应用,例如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目前,这些适应症仍在临床试验阶段,尚未获得广泛批准。
贝美替尼的主要适应症是具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通常与康奈非尼联合使用。其他适应症仍在研究中。
贝美替尼的推荐剂量为45毫克,口服,每日两次,每次间隔约12小时。应与康奈非尼联合使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贝美替尼可随食物同服或不与食物同服。在服用下一剂贝美替尼的6小时内不要补服错过的剂量。如果服用贝美替尼后出现呕吐,则不需要再服用额外的剂量,但应继续按照用药计划服用下一剂。
对于中度肝损害患者(总胆红素水平>正常值上限1.5倍且≤正常值上限3倍,谷草转氨酶可处于任何水平),或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总胆红素水平>正常值上限3倍,谷草转氨酶可处于任何水平),贝美替尼的推荐剂量为3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应避免使用贝美替尼,因为该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建议有生殖能力的女性在接受贝美替尼治疗期间以及在末次给药后至少30天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老年人和年轻患者在使用贝美替尼治疗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总体差异,但老年人需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贝美替尼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贝美替尼联合康奈非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包括恶心、腹泻、疲劳、呕吐和腹痛。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度到中度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 葡萄膜炎:包括虹膜炎和虹膜睫状体炎。每次就诊时应评估患者的视力情况,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并持续跟踪最新眼科结果。根据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2. 间质性肺疾病:评估新发或进行性的不明原因肺部症状,或明确疑似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根据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3. 肝毒性:在贝美替尼与康奈非尼联合使用时,可能发生肝毒性。在用药前以及治疗期间,根据临床指征每月监测肝脏实验室检查。根据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4. 横纹肌溶解症:在贝美替尼与康奈非尼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症。在开始用药前以及治疗期间,根据临床指征定期监测肌酸激酶(CPK)和肌酐水平。根据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5. 出血:贝美替尼与康奈非尼联合使用时可发生出血。根据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6. 胚胎-胎儿毒性:根据动物研究结果及其作用机制,贝美替尼在给孕妇服用时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告知女性注意贝美替尼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贝美替尼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免受光的影响。比美替尼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1. 心肌病:在开始治疗前、开始治疗后1个月以及治疗期间每2-3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或MUGA扫描评估射血分数。对于基线时射血分数<50%或低于正常值下限(LLN)的患者,贝美替尼联合康奈非尼的安全性尚未确定,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在使用贝美替尼治疗时应密切监测。
2. 静脉血栓栓塞:根据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3. 眼毒性:每次就诊时应评估患者的视力情况,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于观察新发或恶化的视力障碍,并持续跟踪最新眼科结果。根据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1. 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体重。
2. 避免感染: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如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3. 心理支持: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建议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
贝美替尼是一种用于治疗具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靶向药物。推荐剂量为45毫克,口服,每日两次,通常与康奈非尼联合使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疲劳、呕吐和腹痛,严重不良反应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寻求必要的心理支持。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