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曲泊帕(Mulpleta)作为一种新型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尤其对于计划接受手术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芦曲泊帕的疗效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芦曲泊帕在国内的上市时间及相关信息。
芦曲泊帕(Mulpleta)在国内的首次获批时间为2023年6月29日。这一消息由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宣布,标志着这款新药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芦曲泊帕的研发公司是日本的盐野义制药,而在中国市场,该药物由亿腾医药引进并负责推广。
芦曲泊帕在国外的上市时间较早。2015年12月1日,芦曲泊帕首次在日本市场上市。随后,2018年7月3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批准了该药物的上市。在全球范围内,芦曲泊帕已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芦曲泊帕主要用于治疗计划接受手术(包括诊断性操作)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这类患者由于慢性肝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了手术风险。芦曲泊帕通过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促进内源性血小板的生成,从而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降低手术风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慢性肝病患者不应通过服用芦曲泊帕来恢复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而是用于特定手术前的准备。
目前,芦曲泊帕已经进入中国医保目录,患者可以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到该药物。芦曲泊帕在中国大陆的规格为3mg * 7片/盒,价格大约为1736美元一盒。市场上尚未出现仿制药,因此芦曲泊帕是国内独家产品。
芦曲泊帕适用于计划接受手术(包括诊断性操作)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在使用芦曲泊帕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确保药物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芦曲泊帕是一种口服药物,通常在手术前7天开始服用,每天一次,每次一片,连续服用7天。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联系医生。
芦曲泊帕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疲劳等。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这些副作用,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在极少数情况下,芦曲泊帕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其他相关指标。
芦曲泊帕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抗凝血药物和血小板抑制剂。在使用芦曲泊帕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芦曲泊帕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药品的有效期一般为24个月,患者在购买时应注意检查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药品的质量。
芦曲泊帕(Mulpleta)的上市为中国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合理的用药指导和科学的管理,患者可以在手术前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一新型药物。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