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dofovir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应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发的视网膜炎,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如HIV/AIDS患者。它通过阻止病毒复制的关键酶—DNA聚合酶,从而发挥其抗病毒作用。除了针对CMV,Cidofovir还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有抑制效果,这使得它成为临床上治疗特定病毒感染的重要选择之一。
研究显示,Cidofovir能够显著抑制巨细胞病毒(CMV)的蚀斑形成,即使是在感染后48小时添加至细胞培养中也能观察到这种抑制作用。具体而言,当作用于Davis和AD-169两种病毒株时,Cidofovir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达到了0.9 μg/mL和1.6 μg/mL。这一特性使其成为了治疗CMV相关疾病的有效工具。
除了对CMV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外,Cidofovir同样展现出了对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抑制能力。这意味着该药物不仅适用于CMV感染的治疗,也可以考虑用于HSV导致的疾病治疗中。这种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增加了Cidofovir在临床应用中的灵活性。
在实际应用中,Cidofovir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特别是在治疗CMV视网膜炎时。剂量的选择会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医生会根据眼底摄像显示的视网膜炎进展情况来调整给药频率和剂量。一般推荐初始剂量为5mg/kg,每周一次,连续两周,之后每两周一次维持治疗。
Cidofovir最常见的副作用涉及肾脏,包括但不限于肾小球损伤、蛋白尿、肾小管酸中毒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或停止使用该药物。
除肾毒性外,患者在服用Cidofovir期间可能会经历一系列其他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及头痛等。这些症状大多数为轻度至中度,但如果持续存在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Cidofovir,除非预期的益处明显超过潜在的风险。儿童和老年人使用该药物时需谨慎,并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监控剂量。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在首次使用前最好先进行过敏测试,以防止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