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舒替尼(Bosutinib),也被称为依尼舒,是一种重要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Ph+ CML)。这种药物通过抑制 Bcr-Abl 和 SRC 激酶,有效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博舒替尼通过抑制 Bcr-Abl 和 SRC 激酶发挥其治疗效果。Bcr-Abl 是一种在 Ph+ CML 患者中异常活跃的蛋白质,它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生存。SRC 激酶则参与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包括细胞增殖、迁移和存活。博舒替尼通过双重抑制这两种激酶,有效地抑制了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博舒替尼适用于多种类型的 Ph+ CML 患者,包括慢性期(CP)、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患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博舒替尼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在临床试验中,博舒替尼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率。
多项临床研究验证了博舒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例如,一项针对新诊断的 CP-Ph+CML 患者的研究显示,博舒替尼的推荐剂量为 400mg,每日一次,随餐服用。而对于对既往治疗有耐药性或不耐受性的 CP、AP 或 BP Ph+CML 成年患者,推荐剂量为 500mg,每日一次,随餐服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博舒替尼在不同阶段的 Ph+ CML 治疗中均表现出色。
博舒替尼的推荐剂量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对于新诊断的 CP-Ph+CML 成年患者,推荐剂量为 400mg,每日一次,随餐服用。对于对既往治疗有耐药性或不耐受性的 CP、AP 或 BP Ph+CML 成年患者,推荐剂量为 500mg,每日一次,随餐服用。患者应整片吞下药片,不要切割、压碎、打碎或咀嚼药片。如果错过剂量超过 12 小时,患者应跳过该剂量,在第二天服用常规剂量即可。
博舒替尼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皮疹、疲劳、肝功能障碍、头痛、发热、食欲下降、呼吸道感染和便秘。患者应密切监测这些症状,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为了控制胃肠道毒性,可以使用止泻药、止吐药和补液。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减少剂量或暂时停药。
博舒替尼是 CYP3A 底物,因此应避免与强 CYP3A 诱导剂同时使用,如利福平、利福喷丁、苯妥英、卡马西平、巴比妥、圣约翰草等。这些药物会降低博舒替尼的 Cmax 和 AUC,从而影响其疗效。此外,博舒替尼表现出 pH 依赖性的水溶性,与质子泵抑制剂(PPI)合用会降低其 Cmax 和 AUC。因此,建议使用短效抗酸剂或 H2 阻滞剂,并与博舒替尼分开给药 2 小时以上。
博舒替尼应储存在 20°C 至 25°C 的环境中,允许的温度范围为 15°C 至 30°C。应避免触摸或处理压碎或破碎的药片。任何未使用的产品或废料应按照当地要求或药品回收计划进行处理。此外,患者应注意药品的有效期,博舒替尼的有效期为 24 个月。
通过合理的用药和管理,博舒替尼能够为 Ph+ CML 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