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达维(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是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创新药物,特别是针对既往接受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全身治疗(其中至少一种针对转移性疾病)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成年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拓达维的用药指南,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拓达维的化学名称为 Sacituzumab Govitecan,其主要成分也是 Sacituzumab Govitecan。该药物由意大利 BSP 制药公司生产,包装规格为每瓶 180mg 的灰白色至淡黄色冻干粉。拓达维已在中国上市,并进入了中国医保,市面上目前没有仿制药。根据最新的价格信息,德国版拓达维一盒的价格约为 2177 美元,三盒起购的价格约为 2094 美元一盒。
拓达维的推荐剂量为 10mg/kg,在 21 天周期的第 1 天和第 8 天通过静脉输注。继续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接受,且每次剂量不得超过 10mg/kg。首次输注应超过 3 小时,并在输注期间及之后至少 30 分钟观察患者有无输注反应。后续输注可在 1-2 小时内完成。建议在输注前使用退热药、H1 和 H2 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并针对有过输注反应的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推荐采用联合药物方案,如地塞米松配合 5-HT3 受体拮抗剂。
将样品瓶存放在 2°C 至 8°C(36°F 至 46°F)的冰箱中,并放入原纸箱中避光保存,直至复溶。不要冻结。复溶后的溶液应在 2°C 至 8°C 冷藏,并在 24 小时内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
拓达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25%)包括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红蛋白降低、腹泻、恶心、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疲劳、脱发、便秘、葡萄糖升高、白蛋白降低、呕吐、食欲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镁降低、钾降低和钠减少。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腹泻和过敏反应及输液反应是最需要关注的不良反应。
拓达维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甚至危及生命。若患者在第 1 天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 1500/mm³ 或第 8 天低于 1000/mm³,应停用拓达维,并根据需要使用 G-CSF 进行调整。
拓达维可能引起严重腹泻。若发生 3-4 级腹泻,应暂停治疗,直到症状缓解至 1 级。治疗期间,评估是否有感染源,必要时使用洛哌丁胺。
拓达维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症状包括心脏骤停、低血压、喘息等。建议进行输液反应预处理,并在输注期间及后至少 30 分钟内观察患者。
拓达维在孕妇中可能引起致畸或胎儿致死性。建议孕妇和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 6 个月内使用有效避孕措施。哺乳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拓达维给药后 1 个月内不要母乳喂养。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注射后 6 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拓达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在儿科患者中确定。与年轻患者(3%)相比,65 岁或以上的患者(14%)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比率更高,尚未观察到总体有效性差异。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拓达维时,无需调整起始剂量。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避免与 UGT1A1 抑制剂或诱导剂同时使用拓达维,以免影响 SN-38 的暴露,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